长三角之窗
焦点速览

健康长三角一周焦点速览(2021.06.14-06.20)

2021-06-21


NO.1 政府动态


▪ 国家医疗保障局:92个新增医保谈判药品进入定点医药机构

6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通告,截至5月31日,2020年谈判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92个药品在全国8.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均有配备,其中定点医疗机构3.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5.2万家。据介绍,谈判药品配备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临床急需药品的配备机构数量保持快速增长,与4月相比,19个临床急需药品配备机构数量从3324家增加到5572家,增幅达68%;平均覆盖省份的数量从22个增至25个。二是不同治疗领域药品的配备情况存在差别,肿瘤、慢性病等配备情况优于抗感染、骨科、肠外营养等药品配备情况。三是同期上市的药品中,西药配备机构数量高于中成药。四是配备机构数量与药品上市时间呈正相关,上市时间越长,配备机构数量越多。(经济日报)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6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任务》指出,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健全,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深化医改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强化改革系统联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统筹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着力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华社)


▪ 国家卫健委: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

6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力争到2022年,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康复医疗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搜狐新闻)


▪ 国家医疗保障局:我国拟制定医疗保障法 明确各方主体责任

6月15日,为加快形成与医疗保障改革相衔接、有利于制度定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共8章70条,包括总则、筹资和待遇、基金管理、医药服务、公共管理服务、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明确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定点医药机构、参保人员等主体责任。意见稿提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药品、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指导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平台建设,并负责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成本价格调查,实施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信用评价制度,依法加强对以价格垄断、哄抬价格等方式侵害医疗保障基金的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新华社)


▪ 长三角:长三角人工智能创新药物研发产业峰会在肥举办

6月16日,长三角人工智能创新药物研发产业峰会在合肥举办。副省长张红文出席并致辞。致辞指出,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前景广阔。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要素最集中、产业链最完整、创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安徽在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领域均已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具备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创新药物研发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致辞强调,要在持续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强化在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创新协作,不断增强自身创新驱动能力,推动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促进安徽省生物医药产业和人工智能技术更好融合发展。(安徽日报)


▪ 上海市:已将公筷公勺使用纳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

6月17日,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为引导市民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固化防疫期间形成的良好生活习惯,2020年2月23日市健康促进委员会联合市文明办等在全国率先发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广大市民、餐饮企业第一时间响应落实。全市120多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希望加快推进公筷公勺使用。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下,目前全市公筷公勺推广使用情况良好。(澎湃新闻)


▪ 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上海将建枢纽型养老综合体

近日,《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规划中提出:本市将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形成以市老年医学中心为引领、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相关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规划》包含六大部分——发展基础、面临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项目、保障措施,提出八方面27项主要任务、24个规划指标、7个重点项目。(潇湘晨报)


▪ 江苏省:省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与安全稳定工作推进会召开

6月16日,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与安全稳定工作推进会在南京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进行再强调、再安排、再落实,动员全系统以过硬工作作风和实干业绩,为建党百年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氛围。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谭颖在会上指出,要深刻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形势,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要求,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输入和聚集性疫情。要从严从紧做好入境人员健康管理,保质保量做好进口货品新冠病毒监测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压紧压实医疗机构疫情防控责任,落实落细重点场所防控措施,保持指挥体系高效运转,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快速有序处置。(江苏省卫健委官网)


▪ 江苏省:省卫健委主任谭颖《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奋力建设健康中国江苏样板

近日,新华社刊发领导干部学习体会文章。《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奋力建设健康中国江苏样板》,作者是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谭颖。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领导的卫生健康事业是重要的民生事业,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从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推动江苏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新华日报)


▪ 浙江省:省政府办公厅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打响为民服务品牌,政务公开在行动,民生政策进万家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创新推出的民生政策宣讲组团式服务正在火热进行。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对今年1月至4月“浙里访”平台548.83万件咨询事项进行大数据分析,并结合2021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网上征集情况,筛选确定了咨询量最高、群众最关注的教育、社保、住房、卫生健康、医保、公安、市场监管、税务、交通等9个民生领域相关政策作为宣传重点。“在此基础上,我们牵头9家省级部门根据统一标准、统一流程,开展组团式政策服务,让群众在一个平台、一个现场就能满足多种政策咨询服务需求。”省政府办公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浙江日报)


▪ 浙江省:省卫生健康委全力推进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

近日,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未来社区建设和数字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省卫生健康委相继印发了老年慢病数字健康新服务工作方案、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方案等,明确了未来社区健康场景的顶层设计思路和建设方案,并在12个未来社区先行推进。聚焦未来社区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坐标,打造一批引领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的智慧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智慧健康站)。围绕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服务高频需求,构建“1235”健康宝项目体系,着力打造面向居民的“知健康、享健康、保健康”三大应用场景和健康指数、健康档案开放、智能随访、贴心诊疗、健康评估等五个核心应用。深入推进“1314+X”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归集各类医疗卫生系统数据,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平台,横向联通医保、公安、民政等多部门信息数据,建设面向服务提供方和管理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理、卫生健康数字化管理等三大应用功能,建成掌上卫生健康生态圈。(浙江省卫健委官网)


▪ 安徽省:省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专题调研座谈会

6月18日,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在亳州市召开“十四五” 中医药发展规划专题调研座谈会。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出席会议并讲话。规划起草组介绍了安徽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编制情况,皖北6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汇报了本地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主要思路及重点工程项目情况,与会同志围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编制进行了座谈讨论。(安徽省卫健委官网)


▪ 安徽省:合肥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未来可“一站式”结算

6月17日,合肥正式出台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市级统筹管理办法,以便最大限度惠及贫困群众。该管理办法将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对于医疗救助对象来说,今后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可“一站式”结算。为了进一步完善全市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基金统筹层次和使用效率,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合肥市决定将医疗救助基金纳入市级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合肥市人民政府官网

NO.2 院校动态


▪ 上海交通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话剧《逆行者》首演

6月19日,在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的抗疫话剧《逆行者》在上海戏剧学院首演。作为献礼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话剧旨在弘扬上海及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奋力苦战的伟大抗疫精神,致敬逆行英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凝聚磅礴力量。话剧齐聚张军、马达等著名导演与编剧,宋怀强、薛光磊、张洪铭等一批优秀专业演员倾情出演。即将首演之际,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张定宇副主任、陈薇院士等名医大咖,11位上海援鄂医疗队领队以及文艺界人士纷纷为话剧首演送来了祝福和期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网)


▪ 上海交通大学:第九轮“芯肝宝贝计划”慈善捐赠仪式在仁济医院举行

 6月16日,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第九轮“芯肝宝贝计划”慈善捐赠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举行。在本轮捐赠中,中芯国际携手90余家兄弟单位及其员工,共同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赠438万元人民币,用于仁济医院“芯肝宝贝计划”项目。据悉,该捐赠计划至今已连续实施9年,捐赠总额已超3千万元,共有572名贫困终末期肝病患儿因此重获新生。通过这一爱心项目,切实帮助到更多陷入绝望的患儿家庭,让他们重获生命的希望,帮助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中心傅启华、张臻团队在《eLife》发表关于新的心脏畸形发生的遗传因素的成果

近日,国际著名期刊《eLife》正式发表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傅启华教授团队和张臻研究员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 SORBS2 is a genetic factor contributing to cardiac malformation of 4q deletion syndrome patients."。《eLife》在同期刊发报道“Researchers identify gene linked to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ORBS2缺失与先心病的可能关联在近十年里一直没有明确证明,这项研究从疾病群体、动物以及细胞水平提供了多重证据,证实了SORBS2是先心病的致病基因并阐明了其致病机制,这为更多地发现先心病的弱效致病基因提供了借鉴。此外,课题组在少数SORBS2敲除小鼠中发现存在双房间隔畸形。该发现为这一畸形的发生提供了可能的解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网)


▪ 复旦大学:复旦上医赵世民团队/徐薇团队合作发现营养物信号调控表观遗传新通路

6月18日,国际代谢顶级期刊《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以研究长文发表了复旦上医赵世民团队/徐薇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了一条可以整合营养信号、细胞周期信号和转录激活的全新信号通路,为代谢环境改变细胞表观性状调控细胞增殖揭示了全新机理,也为包括癌症等代谢失调相关疾病的干预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表明:代谢物信号和细胞周期信号共同调控组蛋白乙酰化,实现基因转录激活。(复旦大学官网)


▪ 复旦大学:复旦附属四家医院入驻长三角智慧互联网医院

 6月16日,由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建党百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暨“强基层 提能力 促发展”青浦新城现场推进会上传出消息:复旦大学附属四家医院入驻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它们分别是:中山医院、儿科医院、红房子医院、五官科医院。这标志着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服务内涵持续升级。推进会上,中山医院发布三大系列实事项目:“服务基层—中山实力全面辐射青浦”“服务人群—中山健康促进惠及青浦”“服务战略—中山服务辐射长三角”,同时启动青浦新城卫生健康多维度、立体式、数字化的2.0版本。(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


▪ 同济大学:采访姜格宁团队——肺外科单孔微创术独步全球

近日,姜格宁带领的团队接受采访,项目名称“肺外科微创关键技术的研发、临床应用与推广”。团队不断研创微创手术新方法,针对如何进行胸腔镜下肺动脉及气管的重建问题,团队发明了“Rumel双扣阻断法”及“支气管内吻合”新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一临床难题。纽约大学心胸外科主任索福里奥(Robert J Cerfolio)评价:该方法仅使用成本极低的丝线缝合线和塑料管,解决了国际性难题,简单易行,值得全世界范围推广。(同济大学官网)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国医大师刘嘉湘工作室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成立

6月18日,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加强对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国医大师刘嘉湘工作室暨教育实践基地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揭牌成立。国医大师、“五老”杰出代表之一、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嘉湘在70余年的医教研生涯中,始终重视人才培育,关心青年医学生学术成长,所培养的学生中大部分已成为国内中医肿瘤专业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国医大师刘嘉湘工作室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发挥“五老”作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旨在发挥“五老”作用,弘扬“五老”优势,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官网)


▪ 上海中医药大学:行天健国际人参研究院暨健康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6月16日,上海中医药大学行天健国际人参研究院暨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在辽宁省桓仁县举行开工剪彩仪式。行天健国际人参研究院暨健康产业园的开工建设,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探索与名企深度合作的又一重要尝试。双方将继续整合各自优势资源,聚焦人参种植、质量标准和产业品牌打造等重点,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搭建高水平科技服务技术平台。同时,人参研究院的成立,将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做实科研育人,打造服务人参产业发展的研究团队,真正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参及系列产品的科技成果。他表示,学校将会全力支持行天健人参研究院和健康产业园项目的推进,为桓仁县大健康产业发展添动力、增活力。(上海中医药大学官网)


▪ 南京大学:“感恩父爱 呵护生命腺”——第四届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大型免费咨询活动

6月16日,为迎接2021年父亲节,鼓楼医院泌尿外科依托专科优势,再次开展“感恩父爱-呵护生命腺”大型义诊活动,此次活动针对泌尿外科前列腺相关疾病,内容包括专家现场义诊、免费PSA抽血筛查、前列腺超声。此次义诊旨在提高中老年男性的健康意识,普及前列腺癌的筛查理念,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目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官网)


▪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受邀参加中葡论坛传统医药发展线上研讨会

6月16日,为进一步推动国际抗疫合作,深化中国与葡语国家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由商务部主办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传统医药发展线上研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百余位巴西、葡萄牙、佛得角等葡语国家卫生官员、行业专家与中国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研讨和交流。我校作为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是唯一受邀参加研讨会的中医药院校。学校副校长孙志广在会上作《传统医药国际教育》专题报告。孙志广表示,期待通过此次中葡论坛国际平台,进一步拓展与葡语国家更广泛的交流合作。(南京中医药大学官网)


▪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受邀参加中葡论坛传统医药发展线上研讨会

6月16日,为进一步推动国际抗疫合作,深化中国与葡语国家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由商务部主办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传统医药发展线上研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百余位巴西、葡萄牙、佛得角等葡语国家卫生官员、行业专家与中国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研讨和交流。我校作为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是唯一受邀参加研讨会的中医药院校。学校副校长孙志广在会上作《传统医药国际教育》专题报告。孙志广表示,期待通过此次中葡论坛国际平台,进一步拓展与葡语国家更广泛的交流合作。(南京中医药大学官网)


▪ 南京医科大学:南医大医教青海行——共建共享大健康

6月16日,南京医科大学“医教青海行”启动。学校第四临床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专家代表赴青海省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内容包括:第四临床医学院与青海省人民医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学科建设开展交流研讨、临床专家赴科室技术指导、专家赴青海省海北州开展义诊等。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贯彻新阶段党中央关于开展东西部协作重大战略部署,根据学校学党史办实事“医教西行”计划要求,按照“合作共赢、优势互补、互融互鉴、协同发展”原则,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建设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协同体,共同打造医疗互帮、教学互联、科研互通、人才互用的协同发展体系。(南京医科大学官网)


▪ 浙江大学:名校名企携手开启生命健康领域合作新篇章——浙江大学和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18日,浙江大学和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在紫金港校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启名校名企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合作新篇章。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出席,并与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一起共同为联合研究院揭牌。根据协议,校企双方将在人类健康以及动植物健康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双方将共建“浙江大学-齐鲁制药联合研究院”,并将其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创新平台。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将专门捐资设立“浙大伯涛创新科技专项基金”,支持健康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引进培养和智库建设等。(浙江大学医学院官网)


▪ 温州医科大学:温医大获批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示范型基地”

近日,浙江省商务厅等8部门审议并公布37家“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基地”建设名单,温州医科大学中医药服务进出口基地入选服务贸易发展“示范型基地”名单。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基地是浙江省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打造新时期服务贸易发展高能级平台的重要举措,中医药服务进出口基地以中医药相关医疗、教育培训、科研、产业和文化等领域服务出口为特色,旨在提升浙江省中医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优化浙江省服务贸易结构。(温州医科大学官网)


▪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建“红色流动实验室”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载体,启动“红色流动实验室”建设,与三家企业联合共建科研实验室,通过院企合作,技术攻关,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为师生谋福利、创发展,进一步扩大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与实效。学校党委副书记、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光霁,校党委委员和相关职能处室及20余位企业家代表出席启动仪式。生命科学学院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形式,以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技能,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学院也可以获得有关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实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实现互利共赢。(浙江中医药大学官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在细胞衰老的溶酶体代谢组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6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熊伟教授团队与仓春蕾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以“Metabolomic Profiling of Single Enlarged Lysosomes”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Methods》上。该研究通过建立单溶酶体代谢组质谱检测技术,首次实现基于单个溶酶体代谢组学信息的溶酶体分型,并深度探索了细胞衰老过程中溶酶体代谢组学的异质性改变。研究组也对5个溶酶体亚群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分别展开了解析,发现每类溶酶体亚群的代谢组学改变均不相同。这就说明细胞衰老过程中溶酶体的代谢变化是存在溶酶体类型特异性的,因此研究衰老过程中各类溶酶体的变化异质性是针对性解决细胞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重要路径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


▪ 安徽医科大学:学校专题研讨 “十四五”直属附属医院发展规划

6月16日,安徽医科大学召开“十四五”直属附属医院规划专题研讨会,副校长余永强主持。听取与会人员对“十四五”规划初稿内容意见和建议后,余永强指出,此次研讨会非常有意义,有利于学校完善“十四五”规划初稿,同时也起到了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他强调,科学编制 “十四五”规划,对各家医院的目标定位、发展格局以及下一步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医院管理处和各附属医院要充分吸收会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细节,编制出发展目标合理、主要任务明确、措施切实可行、实施路径科学严谨的“十四五”规划。(安徽医科大学官网)

NO.3 产业动态


▪ 上海市:时代天使科技有限公司在港上市

6月16日,国内隐形正畸企业时代天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时代天使”)正式在港上市,发行价为每股 173港元,开盘暴涨131%,报400港元。当日截至收盘,股价涨幅居高不下,最终上涨131.8%,报401港元/股,市值664.89亿港元。就此次上市来看,它在募资用途中提到,约39 .9%的募资用于为无锡市创美基地的建设提供资金;约18 .3%用于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以及为内部和合作研发项目提供资金等。所以扩大产能和提升研发能力,将是时代天使近期重点关注的方向。(金融界)


▪ 上海市:翌圣生物完成2.5亿元B轮融资,君联资本领投

6月15日,专注于分子酶领域的翌圣生物宣布完成2.5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信胜医药、上海颢星跟投,安徽探针、含泰创投等老股东继续增持,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大投入分子酶及相关工具类产品研发,扩建国内多个分子酶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此前,翌圣生物已于2020年7月已获得安徽探针和含泰创投6000万A轮融资。(创业邦)


▪ 上海市:国际化生物医药服务商奥全生物完成6500万元A轮融资

6月15日,国际化生物医药服务商奥全生物宣布完成6500万元A轮融资,由拓金资本、张江科投、冠亚投资共同完成投资。2019年11月,奥全生物曾获凯泰资本50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据了解,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的后续临床研究及生产。(猎云网)


▪ 江苏省:创新药物研发公司「红云生物」完成1亿元B轮融资,凯风创投领投

6月17日,创新药物研发公司红云生物宣布完成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凯风创投领投,凯泰资本跟投,老股东夏尔巴投资、大有资本、动平衡投资持续加码。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进新一代EGFR抑制剂的中美临床管线项目的开发;拓展以结构药理学为核心,以基于AI的超高通量虚拟筛选和分子动力学计算为辅助的技术平台。(金融界)


▪ 江苏省:清普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经纬中国领投

6月16日,改良型新药研发商南京清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普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上一轮领投方君联资本在本轮融资继续追加投资。据了解,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在研产品的注册报批,研发管线的扩充和继续扩大团队规模等。(东方财富网)


▪ 江苏省:桐树基因完成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6月15 日,常州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桐树基因)正式宣布完成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德福资本、博华资本和海松资本共同领投,金圆资本、海创母基金、银河源汇投资跟投,老股东朗玛峰创投、拓邦投资继续加注。本次发布会特邀投资领域的大咖进行圆桌讨论,就肿瘤精准诊断领域的投资及研发方向以及一家能跑赢赛道的基因检测公司需要具备的哪些特征,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与讨论。(新浪财经)


▪浙江省:珍宝岛4亿元投资特瑞思,进军生物药领域

6月16日,珍宝岛发布公告,拟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龙鹏投资共同投资浙江特瑞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特瑞思”)。其中,珍宝岛出资4亿元,占特瑞思增资扩股后总股本16.67%。龙鹏投资将其对特瑞思享有的6.2亿债权转换为股权,占特瑞思增资扩股后总股本25.84%。特瑞思产品技术领域涉及域涉及靶向治疗、单抗偶联(ADC)、癌症的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纳米抗体等,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讯网)


▪浙江省:高诚生物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含红杉资本、联想之星等

6月14日,高诚生物(高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额认购的7500万美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新进投资方Mirae Asset Financial Group领投,波士顿投资集团、夏尔巴投资、麦星投资、三一创新投资、惠远资本和香港科学园风投基金参与了本轮融资,现有股东IDG资本、红杉资本、联想之星以及恒旭资本继续参投。华兴资本在本次交易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公司通过结合团队的资深生物学专业经验与全面单细胞解析技术,快速发现并推进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抗体药物管线。(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