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政府动态
▪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
5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进一步完善教育、养老、殡葬、景区、公共法律服务等领域价格政策。巩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完善学前教育收费政策,规范民办教育收费。适应医养结合、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养老领域新模式,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价格机制,支持普惠性养老服务发展。进一步完善殡葬服务收费政策,规范收费行为。健全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景区内垄断性服务价格监管。完善公证、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中国政府网)
▪ 国家卫健委:马晓伟主任出席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
5月24日,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开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率团出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和伙伴组织的代表通过视频形式参会。大会强调,必须立即结束当前的大流行疫情并建设一个更健康、更安全和更公平的世界,为下一次大流行做好防范。据悉,今年世界卫生大会除讨论疫情应对和卫生应急议题外,也将关注卫生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世卫组织的“三个十亿”目标,即:全民健康覆盖受益人口新增10亿人,面对突发卫生事件受到更好保护的人口新增10亿人,健康和福祉得到改善的人口新增10亿人。开幕式结束后,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癌症和罕见病治疗药物可及性及眼健康等议题。(腾讯网)
▪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
5月26日,国家卫健委和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在京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并共同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报告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0.5%。烟草每年使我国100多万人失去生命,如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万人。报告列举了吸烟及二手烟暴露与四大慢性病的即慢性呼吸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方面全球最新的研究证据,同时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人民网)
▪ 长三角:李强娄勤俭袁家军李锦斌龚正吴政隆郑栅洁王清宪出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
5月27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有关专家学者,围绕“服务新发展格局、走在现代化前列”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论坛上举行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4个产业链联盟,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上线了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地图及高频服务事项。签约了促进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服务保障2022年杭州亚运会、深化5G创新应用、拓展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和研究型大学联盟、共建环太湖科创圈等重大合作事项。(上观新闻)
▪ 长三角:李强娄勤俭袁家军李锦斌共同见证,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5月26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以“云开工”方式,共同启动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9个重大项目建设,奏响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加动人的《太湖美》,拉开了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帷幕。这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是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重要内容,活动主会场设在无锡,三省一市在项目建设现场设立分会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项目建设现场,大型工程机械云集,一派热火朝天景象。主会场与建设现场视频连线,听取三省一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关于开工项目情况汇报后,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同志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共同启动项目集中开工。(新华日报)
▪上海市:十问十答解惑疫苗“打哪种好”及接种后的事宜
近日,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数据,本市完成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人数已超过1100万。随着接种人数越来越多,市民们关心的问题,也逐渐从“要不要打”变成“打哪种好”“打完之后我还需要/是否能……”针对这些疑惑,我们邀请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晓冬,综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卫健委等官方信息进行解答。有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对于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建议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第二,有哮喘病史者慎用腺病毒载体疫苗。(解放日报)
▪上海市:各界人士送别吴孟超同志
5月26日,龙华殡仪馆大厅内庄严肃穆,吴孟超同志的遗体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安卧在鲜花丛中。8时30分许,李强、赵克石、秦生祥、龚正、董云虎、高鸿钧、于绍良等向吴孟超同志遗体三鞠躬,作最后送别。军队和地方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吴孟超同志亲属、同事、学生、生前友好及各界人士也前往送别。吴孟超同志逝世后,送花圈或发唁电的还有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侨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海军,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协、中国侨联,上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福建省委、省政府等。(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
▪ 江苏省:江苏首个“秒报秒批”智能化审批卫生许可证在徐州沛县发出
5月26日,徐州市沛县理发店经营者郝长云女士从徐州沛县行政审批局领到江苏首个“秒报秒批”智能化审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从提出申请到获批到手只用了30秒。在此之前,该项审批完成流程需要20个法定工作日。自助服务一体机自动审批打印“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新证)”,从原先的提交材料多、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间长到如今精简到无需提供任何材料、不到30秒审批、自助机2分钟出证,真正实现了“秒报秒批”,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为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徐州政务办和徐州沛县行政审批局开发了“秒报秒批”应用模块,利用共享数据,实现政务服务由人工核验到系统自动核验的“智慧审批”模式,从而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理念。(新华日报)
▪ 浙江省: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
▪安徽省:安徽省实现在一个潜伏期内防住疫情的目标
5月28日获悉,根据目前流调溯源、全员核酸检测、风险人员排查管控等情况综合研判,安徽省本轮突发疫情规模传播和外溢风险基本排除,未发生社区传播,未波及省内其他地区,全省生产生活秩序保持正常,实现了在一个潜伏期内防住疫情的目标。省卫健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介绍,截至5月27日18时,六安城区、肥西县管控区已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分别检测筛查309.7万、50.8万人份,全部为阴性。当前,全省中风险地区数量已从前期的7个下降到2个,分别为六安市裕安区恒大御景湾小区3期和裕安区固镇镇财富大街大艮头小区;合肥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安徽日报)
▪安徽省:安徽省内异地购药可以直接刷卡扫码结算
5月25日,安徽省异地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结算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自当日起,参保群众已陆续在合肥、淮北、阜阳、亳州、宣城、六安、芜湖、淮南等市定点零售药店,用自己的医保电子凭证或医保卡顺利实现异地结算。至此,安徽省异地就医结算全面实现了住院、门诊、零售药店等业务全覆盖。近年来,安徽省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工作,结算政策先行,信息化保障紧跟。今年初以来,陆续出台《省内异地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结算工作方案》《信息系统改造技术方案》《关于省内异地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结算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统一全省异地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结算的医保结算政策、业务经办流程、信息系统标准、定点医药机构监管和资金清算流程。此外,安徽省对异地就医省级周转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优化,实行异地就医住院、门诊、门诊慢特病、定点药店按月同步结算、清算。(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
NO.2 院校动态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糖尿病足多学科诊治中心成立
5月28日,“瑞金医院糖尿病足多学科诊治中心”正式在瑞金医院远洋院区落户,从病区到中心,从1.0到2.0,将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整合型的“一站式”诊疗。事实上,由于糖尿病足溃疡涉及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问题,几乎都存在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涉及科室众多,患者往往疲于穿梭在不同科室之间。但是,伴随“足中心”的成立,这些令患者头疼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么多学科的整合必然会带来很多优势,也会带来需要磨合的交叉关系。升级版的“足中心”由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功能神经外科、灼伤整形科、创面修复中心、骨科、放射介入科、中医科等7个学科组成,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一体化、一站式综合管理。(腾讯网)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金赛药业“数字医疗创新实验室”启动仪式举行
5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金赛药业“数字医疗创新实验室”启动仪式在闵行校区理科大楼300号报告厅举行,实验室由上海交通大学与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筹建。仪式由自然科学研究院教授、“数字医疗创新实验室”联合主任张小群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金赛药业“数字医疗创新实验室”是依托上海应用数学中心建立的第一个联合实验室,也是上海交大数学学科与企业联合共建的第一个校级联合实验室。林忠钦表示,期待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能够开辟一条数学家与企业家协同创新的新道路,既能跑出基础理论突破的“最先一公里”,也能跑好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驱动力。(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3项成果(人)获得2020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5月25日,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本年度共授奖281项(人),其中科技功臣奖1人、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0人、自然科学奖45项、技术发明奖33项、科技进步奖181项、科学技术普及奖10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共有13项第一完成单位成果(人)获得表彰,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网)
▪复旦大学:肺癌早期诊治“上海经验”登哈佛线上讲坛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陈海泉受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邀请,登上“哈佛线上讲坛”,与专家学者分享早期肺癌诊治的“中国经验”。他在讲座中提及:资深烟民被认为易得肺癌,但越来越多数据表明,不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陈海泉团队认为,对于新发现的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推荐至少经过4—6个月随访,良性磨玻璃结节通常会在随访期间消失。对于持续存在的磨玻璃结节,若结节为中央型,则进行密切随访;若结节为周围型,70岁以上患者密切随访;若结节为周围型,且患者较年轻,则综合考虑社会和心理学等因素决定是否手术。临床实践中医生需避免过度诊疗,须平衡患者的“获益—风险”来考虑手术或随访计划。(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
▪复旦大学: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反馈会在复旦上医召开
5月27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反馈会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明道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反馈会上,柯杨代表专家组宣读现场考察初步认证报告。结合2008年由教育部和原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同时参考《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报告在高度肯定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传统和育人质量的基础上,从宗旨及目标、教育计划、学生成绩考核、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教育评价、科学研究、管理与行政、改革与发展等十个方面反馈了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长处和建议改进之处。她表示,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一种外部质量保证制度,复旦大学积极申请认证的行为值得嘉许,表明了学校致力于提高医学教育水平、同国际医学教育接轨的强烈愿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官网)
▪复旦大学:朱同玉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
近日,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市教卫工作党委领导前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宣布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干部任免的决定:朱同玉同志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滕建勇高度肯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近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对班子提出希望:要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坚守教育的责任和使命,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医学院办学质量,当好医学教育的排头兵。希望上医用好三方共建托管的机遇,走好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的新路,为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做出更大的贡献。(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官网)
▪同济大学:数百里外“悬丝诊脉”,义诊筛查效率更高
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密切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条件,开展的“学史力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5G远程超声机器人移动平台将“云义诊”送到浙江安吉,为女工们进行两癌(乳腺癌、宫颈癌)义诊筛查。此次应用的5G远程超声机器人移动平台,利用5G网络技术贯通医生端和患者端,专家只需在医生端的多维压力传感装置上进行模拟操作,便可远程控制患者端超声探头机械臂精准复制其手法进行扫查,并通过5G移动超声机器反馈回的实时动态影像,为远在外地的患者进行检查,有效解决了专家们有志于开展义诊筛查,但常却分身乏术的困扰,也充分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同济大学医学院官网)
▪上海中医药大学: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主办的《上海地区馆藏中医古籍联合目录》编纂协商会在沪召开
5月26日,由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指导,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主办的《上海地区馆藏中医古籍联合目录》编纂协商会在上海图书馆召开。为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开展中医古籍文献资源普查,抢救濒临失传的珍稀与珍贵古籍文献,推动中医古籍数字化等重点任务以及《上海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35年)通知》中的相关要求,在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的指导下,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牵头启动《上海地区馆藏中医古籍联合目录》编纂项目工作。本项目是根据国家近年中医药传承创新有关中医古籍工作重点,由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开展研究。通过项目实施,一是对上海地区中医古籍资源进行专项普查,摸清上海地区中医古籍实际馆藏情况;二是为下一步构建上海中医古籍数据库,围绕中医临床进行古籍挖掘和利用奠定基础;三是提高上海地区中医古籍研究能力,打造一支中医古籍研究队伍。(上海中医药大学官网)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阿克苏医院正式揭牌
5月25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阿克苏医院签约揭牌仪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举行。仪式上,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医学院院长张峻峰与阿克苏地区行署副专员康菊分别代表南京大学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签署《南京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关于共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阿克苏医院协议书》并揭牌。康菊在仪式上代表阿克苏地区地委、行署对南京大学的真情帮扶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受地域等因素影响,医疗人才短缺成为制约阿克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次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阿克苏医院的成立,是南京大学以高校的“最强大脑”助力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南京大学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守初心、倾情奉献,把论文写在新疆大地上的深度实践,充分彰显了百年名校的使命担当,必将为阿克苏地区医疗卫生质量的提升和民族安定、团结做出重要贡献。(南京大学官网)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巴西蒙蒂斯克拉鲁斯州立大学签订《健康科学与文化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
5月26日,国际传统医药抗疫合作系列研讨会闭幕式暨国际教育合作专场研讨会在线召开。会议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与蒙蒂斯克拉鲁斯州立大学(简称“UNIMONTES”)签订《健康科学与文化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国内中医药高校首次与巴西公立大学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协议的签订将开启两校在学生联合培养、师生交流互访、联合科研合作等领域的全面战略性合作。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孙志广出席会议并作报告。 孙志广作中医药教育体系专题报告,向中巴与会嘉宾介绍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概况与特色,以及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UNIMONTES校长安东尼奥·索萨作巴西医学教育体系专题报告,表示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充满期待。(南京中医药大学官网)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成立全科医学院
5月29日,南京医科大学举行全科医学院成立大会暨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发展论坛。南医大党委书记王长青在致辞中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卫生的“守门人”,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摆渡人”。在国家和省市卫健委的支持下,学校坚持医教协同、校府合作,前期已有良好的基础,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全科医生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成立全科医学院,是整合学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及医学教育资源,加强急需紧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希望全科医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勇于探新路、为医学教育增添新动能,彰显“新”字;从实际出发,精准施策、强化落实,为群众办实事,突出“实”字;附属医院、有关学院部门要支持全科医学建设,加强学科交叉,形成合力,体现“合”字。(南京医科大学官网)
▪浙江大学:浙大团队揭示嗜酸性粒细胞的负面作用:有炎症的小鼠更容易肿瘤转移
5月27日,浙江省呼吸疾病诊治及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沈华浩与应颂敏教授团队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在肿瘤转移中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这一成果刊发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这项研究将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沈华浩表示,随着更深入研究和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及关键分子在慢性气道炎症和肿瘤中的作用,重要趋化因子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和靶向性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接下来我们会在有过敏性疾病的肿瘤患者中进一步观察验证实验结果,除此之外,团队也已经在趋化因子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浙江大学医学院官网)
▪浙江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交叉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5月25日,“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交叉创新中心”暨“现代中药创新中心长三角转化基地”揭牌仪式在紫金港校区举行。张伯礼表示,天津中医药大学与浙江大学有着深厚友谊和长期合作基础。希望双方将合作做细做实,通过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我国中医药制药水平,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周天华表示,两个机构的成立,对推进浙江大学药学学科建设、加大创新驱动的成果转化力度,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双方立足时代、放眼未来,进一步互补优势、协同创新,打造中医药领域的浙大品牌,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学校与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成立交叉创新中心,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深入开展组分中药新药创制、中药绿色智能制造等方面研发。(浙江大学官网)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湖州三院(筹)揭牌
5月28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湖州三院(筹)揭牌仪式在湖州举行。副校长曹建明,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学术副校长宋伟宏,湖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闵云,湖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饶如锋等领导及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出席仪式。曹建明表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湖州三院(筹)的揭牌标志着温州医科大学和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合作将进入一个更加紧密的阶段。学校和医院的融合发展,既是双方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也是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希望双方能够在医、教、研各项工作的相互促进中,因势而行,乘势而上,共同实现湖州地区乃至浙江“大健康”事业新发展,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全面推进“健康浙江”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温州医科大学官网)
▪温州医科大学:《眼科学》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近日,教育部高教司公布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温州医科大学《眼科学》课程入选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国共有7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入选,其中普通本科教育医学类示范课程38门。瞿佳教授及其课程团队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瞿佳教授领衔的《眼科学》课程将经典眼科学和现代视光学进行有机整合,树立“全面全程视觉功能保健服务”的人才培养理念,搭建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相互贯通的教学体系,注重情感价值观的融入、思政教学案例的引入和公益实践活动的开展。课程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从线上课程资源建设、线下课堂教学改革、思政教学内容建构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独具特色的“一纲四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温州医科大学官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揭示调控VISA菌株万古霉素中度耐药发生及细胞壁代谢的新机制
5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医部孙宝林教授课题组定义并阐释了一组新的调控性蛋白VraCP参与Mu50菌株万古霉素中度耐药发生及细胞壁代谢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VraCP regulates cell wall metabolism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vancomycin-intermediateStaphylococcus aureus strain Mu50”为题于2021年5月5日在线发表在微生物抗菌领域知名杂志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上。在本研究中,作者选取临床VISA菌株Mu50为研究对象,证实了vraC,vraP以及vraCP在细胞壁代谢及抗生素耐药性发生中的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
NO.3 产业动态
▪ 上海市: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熙软科技获亿元A+轮融资
5月27日,专注医院经济运营管理的数字化科技公司——上海熙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熙软科技)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老股东高榕资本、夏尔巴资本持续投资。随着《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发布,公立医院在智慧管理领域的建设必然加速。熙软科技专注于医院经济运营管理数字化,本轮资金将继续用于熙软科技加速推进新一代医院智慧运营平台、区域卫生经济运行与监管平台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继续打造中国领先的卫生经济管理数字化与数据服务专业品牌。(张通社)
▪ 上海市:薄荷健康完成D轮融资
5月26日,健康营养品牌薄荷健康已完成D轮融资,本轮由铭耀资本领投,C轮投资方复星集团继续跟投,投后估值超过20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完成后,薄荷健康将围绕“营养科技+健康产品+营养服务”的核心业务加大投入,实现薄荷健康系列App向家庭营养管理工具的功能升级,加码更多品类健康产品的研发和迭代,不断提升营养服务水平,带给用户更出色的消费体验。(新浪网)
▪江苏省:英途康完成亿元级D轮融资,持续领跑吻合器赛道
5月26日,全球电动吻合器领跑者苏州英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途康”)宣布完成亿元级别人民币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元禾控股、元禾辰坤及元生创投联合投资。本轮融资资金将持续用于英途康创新产品的研发,临床研究、市场推广,并投入新办公及生产场地的装修、购置经营所需的设备。(美通社)
▪江苏省:肿瘤治疗电场研发商海莱新创完成5亿元C轮融资
5月25日,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莱新创”)完成5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云锋基金领投,淡马锡、礼来亚洲基金、三正健康投资、CPE源峰、启明创投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泰福资本、高瓴创投继续跟投。此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海莱在新适应症的产品管线开发、临床项目的加速推进以及高端人才团队的引进。本轮融资的完成,使得海莱新创的累计融资金额超8亿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这超8亿元的融资是在短短的一年半内完成。(网易新闻)
▪浙江省:霍德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将加快推进人源神经细胞研发
5月28日,浙江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霍德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老股东隆门资本、花城创投跟投。本次融资霍德生物将用于支持 hNPC01 完成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治疗的中美 IND 申报、符合 FDA GMP 要求的细胞制品生产车间及 QC 检验室建设,以及加快其他创新产品及管线的研发。(网易新闻网)
▪浙江省:健世科技完成数亿美元新一轮融资,高瓴创投、春华资本联合领投
5月28日,健世科技完成数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春华资本领投。所募集资金将会用于多中心临床试验、新产品管线开发以及产能扩充。针对心脏瓣膜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健世科技的产品体系包括:中国第二款治疗严重主动脉瓣返流的产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系统Ken-Valve该产品拥有全球首创的核心传动及锁定结构设计,同时满足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的治疗需求,已完成长期植入动物实验,初步验证了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可操作性。(金融界)
▪浙江省:聚焦超声领域,聚融医疗完成近亿元融资
5月25日,超声影像设备研发企业 聚融医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简称:聚融医疗)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与辰德资本、东证创新达成合作,获得融资金额近亿元。本轮融资由辰德资本领投,东证创新跟投。凯乘资本担任唯一的财务顾问。作为国内一线具备高端全产业链医用声学系统研发能力的公司,聚融医疗还曾陆续获得来自分享投资、华盖资本、彼得海资本、东方嘉富等公司的投资。(动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