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之窗
焦点速览

健康长三角一周焦点速览(2021.05.17-05.23)

2021-05-24


NO.1 政府动态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球健康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年多来,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仍在肆虐。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是国际社会首要任务。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在全球抗疫合作中扛起责任,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5点意见:第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二,坚持科学施策,统筹系统应对。第三,坚持同舟共济,倡导团结合作。第四,坚持公平合理,弥合“免疫鸿沟”。第五,坚持标本兼治,完善治理体系。(中国政府网)


▪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5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意见》。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用好科技成果评价这个指挥棒,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要强化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合理补偿机制,稳定调价预期,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医保基金可承受、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可持续,提高医疗卫生为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国内首个《互联网医院糖尿病线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5月20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牵头,医联参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肖新华教授、北京医院内分泌科郭立新教授等国内十多位权威专家共同发起、制定的《互联网医院糖尿病线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个互联网医院糖尿病线上管理专家共识,旨在促进糖尿病线上管理更加安全、规范、高效及便捷,推动糖尿病线上管理水平的提升。肖新华介绍称:“互联网医院糖尿病线上管理既具有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的共性,又包含糖尿病管理的特色。糖尿病线上管理可以借助智能血糖仪、智能血压计、智能手环等智能设备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数据监测,同时打破了原有线下时间和地域的壁垒,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医护人员也可以借助智能信息技术、利用碎片化时间更加便利地对患者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集智能性、高效性、便利性、可及性、持续性特征为一体的线上管理模式,对于线下诊疗具有很好的延伸作用。”(新民晚报)


▪ 国务院:孙春兰出席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并讲话

5月18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全方位服务我国医学创新、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弘扬医学道德,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孙春兰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华医学会继承和发扬爱国为民的优良传统,团结和带领各专科分会和广大会员逆行出征、持续奋战,展现了临难不避的担当、高超专业的造诣,为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中华医学会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带头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支持参与医改,落实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药物研发,促进医疗卫生行业自律,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质量。要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首诊负责、预检分诊和报告制度,深入开展变异毒株监测、防控策略完善等科研攻关,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中国政府网)


▪国家卫健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

      5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一年多来,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发生本土疫情,部分地方和群众出现了麻痹思想、松劲心态。这次疫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疫情还没有过去,国际疫情持续高发,输入我国的风险加大,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工作呈现长期、复杂、不确定的特点,提醒我们疫情防控工作须臾也不能放松。我们呼吁全社会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正确认识疫情防控的形势,国内疫情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我们要共同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积极配合和参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性成果。(中国政府网)


▪上海市:上海力促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21日,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介绍了《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情况。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市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张清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为进一步加快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卫生健康委、市药监局等16个部门,研究制订了新一轮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澎湃新闻)


▪上海市:2021中国体博会在沪开幕

       5月19日,以“共进,赢在开局”为主题,2021(第39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体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2021中国体博会分为健身、体育场馆、体育消费和服务三大主题展区,近13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预计展会期间将吸引十多万人次的到场观众。一年一度的体博会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风向标之一。2020年,中国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金额达158.1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41%。本届体博会在展区划分上,根据体育用品“群分类聚”的特点,打造体育产业“一站式”采购理念。在保留健身和体育场馆两大主力展区的同时,将“综合展区”更名为“体育消费和服务展区”,包括将球类运动、运动鞋服、武术搏击、户外运动、体育产业园、体育赛事和体育培训等元素融合到一起,突出展会对消费市场撬动的角色和定位。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副市长陈群出席开馆仪式。(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


▪ 上海市:加快推进医疗保障立法工作,张春贤率调研组在上海调研

5月17日至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春贤率调研组在上海开展医疗保障立法调研。张春贤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总结改革成果和抗疫经验,高效率高质量推进医疗保障立法工作。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会见了调研组一行,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卓庆参加相关活动。在沪期间,调研组召开了医疗保障立法调研座谈会,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先后到上海市城市运行中心、药品招标采购中心、大数据中心、江苏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人大代表联系点、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华山医院、快乐家园社区康养中心以及部分医药企业,实地考察了解“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药品招标采购、医保数字化管理服务、基层经办业务、异地就医结算、长期护理保险等方面情况。(解放日报)


▪ 江苏省:南京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门诊开诊

 5月20日,“南京明基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联合心脏外科中心开诊,周一到周四上午都有心外科的专科医生坐诊。实力雄厚的心外科团队可全天候开展各类常规/急诊心脏外科手术,致力于为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广大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提供更高效优质的心血管诊疗服务!3月,明基医院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合作共建了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心脏外科拥有一支以全国知名专家、心外科“金刀奖”、国之名医获得者陶凉教授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外科优秀医师奖获得者王潇主任为学科带头人,实力强劲的心外科专业团队。(明基医院官网)


▪ 江苏省: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和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5月18日,江苏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和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和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批示精神,按照省委要求,研究部署有关工作。省长吴政隆主持会议。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作出江苏贡献。(新华日报)


▪浙江省:“民生政策进万家”系列宣传活动启动

       5月22日,浙江“政务公开在行动——民生政策进万家”系列网络宣传活动在杭州启动。省政府办公厅会同省级有关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省市县联动方式,推出民生政策大型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强民生政策宣传,有效破解政府与群众间政策信息不对称问题,切实推动便民、惠民政策走进群众、深入人心。启动仪式结束后,现场举办了首场政策宣介活动。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省税务局、省市场监管局、省医保局9个省级民生政策制定部门,杭州市及拱墅区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集中开展政策宣讲,为现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并收集群众的政策“点单”需求。(浙江在线)


▪浙江省:省委书记袁家军调研中科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

     5月19日,省委书记袁家军在杭州调研中科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西湖大学。他强调,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重点突破,加快建设发展新型科研机构和新型研究型大学,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对接、全面融合,为浙江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赋能加力。袁家军为研究所成立两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点赞。他说,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源头创新,围绕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高地主平台这一目标,进一步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发展,切实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浙江省卫健委官网)


▪安徽省:坚持从快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推动创新安徽建设取得更大突破,李锦斌主持会议

5月21日,省委书记李锦斌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听取六安、合肥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审议《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会议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仍处在紧要关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会议强调,建设创新型省份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


▪安徽省:合肥接种疫苗人数突破350万人

5月20日,合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截至5月20日18时,合肥累计接种总人数已突破350万人。疫苗库存量可以保证“有苗打”。合肥尚未发现本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疑似病例。经专家研判,此次疫情形势总体可控,在合肥社区传播的可能性很小。全市累计接种疫苗398.6859万剂次,其中,第1剂353.9227万剂次,累计接种总人数已突破350万人。目前,“有苗打”可以保证,关键是要继续做到“有序打”“安全打”。在落实“一让两优先”的基础上,合肥围绕“重点的地方”,在网上预约和现场取号的基础上,变被动等人接种为主动上门服务,组织临时接种队伍“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同时围绕“重点的人群”,对流动性大、接触面广的服务行业等高风险人群应接尽接。(安徽日报)



NO.2 院校动态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与南通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5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与南通市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交大闵行校区转化医学中心举行,双方将在既往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南通基地,为南通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上海交大“双一流”建设蓄势赋能。杨振斌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上海交大发挥学科优势,与南通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与动力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和化学化工等学科领域,有着非常好的合作基础。此次与南通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是双方校地合作的一个新起点。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以服务创新发展为合作重点,以加强优势互补为合作基础,以产出成果实效为合作目标,紧抓历史机遇、勇担使命责任,开启携手并进、合作共赢的新征程。徐惠民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南通基地的成功签约,掀开了校地深化合作的新篇章,希望能以此次签约为新的起点,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程度上与上海交大加强合作,创造性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应有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17项科研成果荣获2020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

5月18日,上海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上海交大医学院共有17项科研成果荣获本届上海医学科技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成果推广奖1项。其中,附属瑞金医院“胰岛素的非代谢调控作用及糖尿病慢性创面的综合促愈手段研究”与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复杂性尿道狭窄诊疗技术的创新与推广”获得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网)


▪复旦大学:复旦脑院Thomas Behnisch课题组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方面取得研究新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Thomas Behnisch教授课题组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课题组研究发现转录抑制因子 PRDM1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近期,该研究以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I-binding Factor 1 Mediates Peripheral Nerve Injury-induced Nociception in Mice by Repressing Kv4.3 Channel Expression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麻醉学学术期刊Anesthesiology上。 目前有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其治疗也缺乏切实有效的药物。Behnisch教授团队通过构建两种外周神经损伤疼痛模型CCI 和 CFA(小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和灭活结核杆菌的弗氏佐剂注射引起的免疫疼痛),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电生理、在体脊髓钙成像和组织透明三维成像等神经功能影像学技术,发现转录抑制因子 PRDM1通过减少钾离子通道 Kv4.3 的表达,引起痛觉过敏,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这表明增强Kv4.3的表达可以降低小鼠的伤害敏感性,这一调控途径在神经损伤后的疼痛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也为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官网)


▪复旦大学:87岁闻玉梅院士、80岁周良辅院士接种新冠疫苗

5月19日,我国知名病毒学专家、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来到位于凯旋南路的新冠疫苗接种点,完成灭活疫苗第一剂次接种,她告诉记者,“防控疫情,我们要建立防火墙,自己打了疫苗,就等于手中有了灭火器。” 她同时呼吁:针对疫苗的认知误区和谣言,市民应该听取权威科学意见。部分青年人认为自己免疫力够好,无需接种疫苗,她也对此厘清,“我们对这个全新病毒了解还不够,许多知识未被揭示出来,及早接种疫苗最好的应对之策。”闻院士接种后按常规留观半小时,她同时透露,本月底还将为市民开展几次疫苗科普讲座,以期社会多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建立更牢固的免疫屏障。(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官网)


▪同济大学:“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96岁仍奋战在无影灯下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于上海逝世,享年99岁。吴孟超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从医70多年,吴孟超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创建我国肝脏外科理论基础,主刀完成包括我国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在内的1.6万余台重大肝脏手术,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肝癌患者术后最长存活已达45年。难以忘记,年过九旬时,吴孟超依然奋战在无影灯下。医者仁心仁术,定格在我们心中。难以忘记,他的殷切话语。“为医之道,德为先。”这位国之大医,披肝沥胆一辈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当好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腾讯网)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程黎明教授、朱融融教授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命运预测系统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程黎明教授、朱融融教授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eep learning-based predictive identific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论文入选该杂志“干细胞”领域编辑推荐文章。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预测系统在NSCs不同分化天数和分化方向均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利用流式单细胞明场图像精准预测出因子/小分子/纳米材料短时间处理细胞后的未来分化方向,其中,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方向最短分别仅需耗时1天、12小时和1天,预测得到分化比例分别为0.827、0.959和0.806,对独立测试集的预测结果显示细胞分化比例与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获得的结果的比例高度一致。(同济大学官网)


▪同济大学:“纪念宝隆”同济医院发展论坛举行,附属同济医院无人系统智能医院建设启动

       5月18日,以“无人系统科学与智慧医院建设”为主题的第五届“纪念宝隆”同济医院发展论坛,在附属同济医院举行。论坛上,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无人系统智能医院建设正式启动。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将附属同济医院作为实现智能医疗的场景落地和示范应用的试点。附属同济医院将依托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着力提升现代医院治理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以智慧管理、智能医疗助力医院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助力,使医院的运营、管理、服务模式发生变化,让医院更加人性化、更有温度,尤其体现在数字孪生医院、智慧门急诊、智能检验、智能手术管理系统、医院一站式服务系统的建设上。利用前期互联网医院、各类互联网应用、远程诊疗、区块链和5G等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新模式,在目前全科医学智慧病房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改造,给患者带来更舒适的就医体验。(同济大学官网)


▪上海中医药大学:促进中医药特色发展学术研讨会举办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黄诚团队研究成果 A Neural Basis for Brain Leptin Action on Reducing Type 1 Diabetic Hyperglycemia在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阐述了I型糖尿病血糖调控的新机制。I型糖尿病由于胰岛β细胞损坏导致胰岛素缺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唯一的治疗手段是长期注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血糖。然而胰岛素不但会引起肥胖,还存在导致低血糖而致死的风险。该研究发现,在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中,血清瘦素含量低,下丘脑弓状核瘦素受体神经元异常兴奋,致使神经元细胞处于“饥饿”状态,弓状核瘦素受体神经元的异常兴奋不但促进机体大量进食而抵抗饥饿,还会造成外周相关激素水平增加,最终导致血糖持续增加。这一表型与禁食表型相似。而中枢瘦素能够促进了营养物质进入瘦素受体神经元,抑制这种兴奋,“饥饿”感消失,从而抑制摄食的同时降低相关激素水平,使血糖恢复正常。该研究解释了糖尿病患者“多食”的机制,为靶向下丘脑弓状核瘦素受体神经元研发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提供了依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官网)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江苏省社会组织评估4A级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发布《2020年度江苏省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公告》,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社会组织评估4A级。近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紧密围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战略,积极拓展多元化办学资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品牌育人项目,以开放协同助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不断加强基金会内涵基本建设,健全制度,以规范化促进基金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继2020年底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慈善组织认定”后,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4A级,标志着基金会的规范化管理和高水平运行成效显著。面向“十四五”发展新征程,教育发展基金会将加大推进高水平建设,不断提升社会资源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贡献度,以开放发展奋力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南京中医药大学官网)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千村万户健康行”系列活动启动

5月20日,南京医科大学联合该校29家附属医院举办的“千村万户健康行”系列活动举行启动仪式。“千村万户健康行”系列活动将发挥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学科优势,将医疗服务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达到“健康宣传入村入户、健康促进走向基层、健康帮扶力求精准”的总体目标。本次系列活动精心打造了“光明未来”“微笑天使”“同心共济”“爱心健桥”等十大行动计划,涵盖近视防控、口腔保健、肿瘤防治、心理健康保护、基层医疗卫生水平提升、基层中小学健康促进、大学生暑期健康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等十项服务内容。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王长青表示,该校建校87年来,在健康中国的道路上始终与国家发展脉络同频共振,一直不忘“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未来会有更多、更实、更深入的活动开展起来,将健康之托书写在大地,将教育之责回报于人民。(南京医科大学官网)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启动运行

5月20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启动仪式暨首届杭州国际医药源头创新论坛在杭州临平举行。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以“创新驱动、服务地方、成果转化、市场导向”为目标,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基地,高质量服务赋能开发区(临平区)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启动仪式暨论坛共分为“主旨报告与高端对话”、“生物医药源头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论坛和“技术/平台赋能源头创新”论坛三大模块。邓子新院士、李兰娟院士、苏国辉院士、詹启敏院士、罗建红教授和美国三院院士、Moderna公司联合创始人Robert S. Langer,以及来自学界、业界的嘉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同探讨新药源头创新转化和技术平台赋能的路径和方法。(浙江大学官网)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团队揭示肿瘤细胞氧化应激调控的新机制

近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教授在Molecular Cell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UCLA2-coupled regulation of GLS succinylation and activity counteracts oxidative stress in tumor cells的文章。该项研究发现,在胰腺导管腺癌中呈现GLS的高表达,相比于正常细胞,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对于谷氨酰胺代谢表现出更强的依赖性。重要的是,在GLS蛋白上也发现了琥珀酰化修饰,该修饰发生在K311位点,可由琥珀酰辅酶A直接介导。琥珀酰化修饰促进了GLS由单体向有活性的四聚体的转换,从而提高了其催化活性,增强了对谷氨酰胺的分解代谢。本研究揭示了GLS上的一种新型翻译后修饰——琥珀酰化,对于GLS活性的重要调节作用,并发现肿瘤细胞在氧化应激条件下,通过SUCLA2调控 GLS的琥珀酰化和酶活性,进而增强谷氨酰胺代谢水平。(浙江大学医学院官网)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中医大与澳门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 共同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人才

      近日,浙江中医药大学与澳门大学在澳门签署《教育和科学合作备忘录》,并在校际合作备忘录框架下达成院院合作协议和高水平期刊共建协议,双方将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研究生交流、高水平期刊建设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澳门大学重点就研究生科研交流计划、优秀本科生直硕直博计划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并商定确认学生研究员交流计划协议。今后,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将每年接收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进行科研学习交流。同时,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将接收澳门大学优秀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在条件成熟时,浙江中医药大学将遴选优秀本科毕业生至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或进行硕博连读。此外,双方拟将于2021年下半年在杭州举行浙-澳中华医药创新论坛。(浙江中医药大学官网)


▪温州医科大学:瓯江实验室揭牌!五大集群学术带头人齐亮相

        5月20日,瓯江实验室(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浙江省实验室)在浙南科技城正式揭牌,组织器官再生与重塑研究集群、脑疾病与认知功能康复研究集群、眼疾病与视觉功能康复研究集群、再生医学材料研究集群和高端医疗器械(装备)研究集群等五大集群(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齐亮相。瓯江实验室以聚焦“打造‘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重大科创平台”为总目标,以坚持聚焦前沿、直面需求、协同创新、赋能产业的建设原则,围绕组织器官再生与重塑、眼疾病与视觉功能康复、脑疾病与认知功能康复、再生医学材料、高端医疗器械(装备)等主攻方向开展研究,着力突破相关“卡脖子”技术难题和重大科学问题,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温州医科大学官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新冠疫苗第一针集中接种工作顺利完成

       5月15日至19日,按照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安排,中国科大组织师生进行了分时段、分批次、安全有序的新冠疫苗第一针集中接种,总接种人数为22694。为了顺利完成这次集中接种工作,全校各有关部门全力以赴,做了大量的细致准备工作。校医院牵头承担了集中接种的组织工作,医务人员坚持完成每天高强度的疫苗接种任务,他们的隔离衣和手套都汗得透湿。为保障全校师生接种安全,在附属第一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异常反应处置区特别配备了移动ICU急救车和安徽省最专业的急救科主任专家和麻醉科专家团队。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根据全部学生的课表,精细排出各班的接种时间,以保证接种工作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影响到最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



NO.3 产业动态



▪ 上海市:抗肿瘤新药研发企业泰励生物完成约2000万美元A轮融资

       5月21日,致力于小分子抗肿瘤新药研发的泰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yligand Bioscience,下称泰励生物)完成由弘励创投、沂景资本和康哲药业共同参与的约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在此之前,泰励生物已经获得包括元禾原点、幂方资本、薄荷天使和险峰长青等投资机构的支持。据悉,A轮融资的资金将用于推动公司管线向临床转化,包括奥纳司酮在中国的2期临床,以及3款创新分子的临床前研究及IND申报等。(投资界)


▪ 上海市:康希诺生物、上海医药向上药康希诺增资约11亿元

5月17日,康希诺生物发布公告称,康希诺生物和上药三维生物同意分别向上海上药康希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康希诺”)增资5.55亿元及5.49亿元,上药康希诺的注册资本将从1亿元增加至12.05亿元。根据公告,此次增资项下康希诺生物和上药三维生物拟作出的出资,预期将用于升级生产设施、聘请技术和生产人员、采购生产设备和原材料,这将使上药康希诺能够迅速建立其生产线并雇用足够的有经验的人员来生产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克威莎。(北京商报)


▪上海市:睿昂基因科创板上市

      5月17日,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217,简称:“睿昂基因”)今日在科创板上市。睿昂基因此次发行1390.00万股,发行价为18.42元,募资总额2.56亿元。睿昂基因开盘价为95元,较发行价上涨415.7%;收盘价为106.42元,较发行价上涨477.74%;以收盘价计算,睿昂基因市值为59.15亿元。睿昂基因董事长、总经理熊慧表示未来会继续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研发国际领先产品,让每个患者都负担得起精准医疗。(新浪网)


▪江苏省:苏州映辉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胜辉资本

5月20日,苏州映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映辉”)已经完成PreA轮融资,交易金额为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方是杭州胜辉资本,融资资金将用于苏州映辉的溶瘤病毒产品YH01的I期临床研究。苏州映辉现有5个产品,其中进展最快的YH01目标适应证为三阴乳腺癌(TNBC),体内、外研究显示该产品具有颠覆性的疗效,处于Pre IND阶段,已经完成临床级别的病毒制剂规模化生产,无血清悬浮培养一步法纯化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投资界)


▪江苏省:映恩生物完成9000万美元B轮融资

        5月20日,映恩生物宣布完成9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领投,楹联健康基金、华盖资本、纽尔利资本、松禾资本及元禾控股等国内知名基金共同参与完成,A轮战略投资者药明生物产业基金继续加持。(界面新闻)


▪江苏省:三生国健完成对启德医药C轮投资

      5月18日,中国抗体药物先行者三生国健完成对启德医药的一项C轮投资。此轮投资由国寿大健康基金领投,三生国健、人保资本股权投资公司、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园共同参与,总金额达数亿元,主要用于启德医药定点偶联的新一代ADC创新药物全球临床开发和新药产品管线拓展。目前,启德医药在研新药产品管线中既包含了一系列已知靶点的具有潜力ADC品种(best-in-class),也包含了全新作用机制的首创新药产品(first-in-class)。(金融界)


▪浙江省:围绕伤口管理领域的归领医疗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5月21日,归领医疗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金浦健康基金。据悉,本次融资将用于加速既有研发产品的临床试验,推进公司旗下产品的商业化推广和品牌运营,并进一步围绕伤口管理领域,延展相关诊疗技术开发,为公司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投资界)


浙江省:德睿智药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推动一站式AI药物研发

近日,专注于AI新药研发的初创公司杭州德睿智药 (MindRank AI) 宣布完成天使轮4500万元融资,由夏尔巴医疗基金领投。公司本轮融资将用于团队扩建,业务拓展和药物管线开发。德睿智药团队及其技术起源于全球AI制药风眼英国伦敦。目前国际前10的AI制药公司中,有3家位于伦敦,而德睿智药团队也有来自这几家公司的成员。德睿智药拥有一站式AI驱动药物发现平台——医药知识图谱PharmKG™️及药物设计平台Molecule Pro™️。公司成立数月内已与多家上市医药公司开展商业合作并且得到认可。(猎云网)

 

▪浙江省:键嘉机器人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赋能骨科手术智能化精准治疗

       5月20日,键嘉机器人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是由LYFE Capital领投,软银中国资本跟投,以及老股东复星医药和高瓴创投持续加码组成的。据了解,键嘉机器人在一年内完成的融资金额近4亿元。键嘉机器人研发的多款手术机器人等新产品处于研发和送检阶段,在术前规划、配准及标定方面也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可以额外支持股骨侧处理,还能作为开放式平台可兼容不同厂商的假体。此外,该公司的多款手术机器人等新产品正在处于研发和送检阶段。近期,膝关节机器人将会开展正式的临床试验。(商业创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