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之窗
焦点速览

健康长三角一周焦点速览(2021.02.08-02.21)

2021-02-21

NO.1 政府动态


▪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1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总结报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等。(新华社)


▪ 国务院: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2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工作。为切实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保障基金安全,有必要制定《条例》。(新华社)


▪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月17日,为指导各地规范开展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保障检测效率和质量,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组织制定了《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是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卫健委官网)


▪ 国家卫健委 科技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的通知》

2月17日,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科研诚信管理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生物医学科研诚信体制建设,规范医学科研诚信行为,强化医学科研机构科研诚信监管责任,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修订了《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国家卫健委官网)


▪ 国务院:关于印发《两种含氯低温消毒剂使用指引的通知》

2月9日,为提高低温环境下的消毒效果,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开展了低温消毒技术研究,研发了-18℃和-40℃两种含氯低温消毒剂,并组织制定了《两种含氯低温消毒剂使用指引》。(国家卫健委官网)


▪ 长三角:长三角区域内跨省户口网上迁

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公安机关共同推出了跨省户口网上迁移便民措施。2021年2月19日起,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合肥)的户籍居民,在长三角区域内跨省户口迁移时,只需在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即可,再也不用在迁出地和迁入地间来回奔波。此项措施推出后,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合肥)的户籍居民只需在迁入地一地就可办理跨省户口迁移业务。(央广网)


▪上海市:上海住宿场所100%制定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应急方案

2月18日,据上海卫健委消息:自2月3日起,上海市启动住宿场所专项卫生监督检查,在假日期间督促各级各类宾馆、旅店等场所落实卫生管理措施。检查结果显示,被检查的住宿场所卫生情况总体良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举措纳入监督检查。其中,住宿场所日常卫生管理方面,100%的单位制定了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方案);98.5%的单位能定期按照要求开展空气、微小气候、水质等卫生检测工作。(文汇网)


▪ 上海市:探索用“鸡尾酒疗法”治疗新冠 上海科学家为药物和疫苗开发提供新思路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黄忠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丛尧研究组、复旦大学医学院谢幼华课题组和邓强课题组合作研究,开发出一种可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双抗体“鸡尾酒疗法”。该研究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所谓“鸡尾酒疗法”,最早由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是指联合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抗病毒药物来治疗艾滋病。近年来,也有人将其他疾病类似的联合用药疗法称为“鸡尾酒疗法”。这一发现揭示了双抗体协同中和新冠病毒的潜在分子机制,抗体靶向的区域为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开发提供了重要信息。(上海市人民政府网)


▪ 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为老服务智慧平台”电话关怀老人健康

今年春节期间,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为老服务智慧平台”的温馨服务——主动关爱电话,为社区1082位独居老人送上节日祝福,并及时了解老人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统计显示,2020年,彭浦新村街道“为老服务智慧平台”共为1082位独居老人累计提供主动关爱服务15.39万余人次、有效紧急援助346人次、牵线搭桥1225人次。(解放日报)


江苏省:今年将大力发展补充医保减轻个人自费负担

2月17日,据江苏省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传出消息,截至去年末,省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7967.7万人,参保率超过98.5%。持续不断的医疗体制改革让参保群众看病负担进一步减轻,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升至89.1%、73.2%。省医保局局长周英介绍,新的一年,我省将以参保清查、大数据应用为突破口,做实全面参保数据库,研究制定鼓励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政策措施,推动建筑业、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持续优化参保结构,提升参保质量。(新华日报)


▪ 江苏省:南京建立失能人员照护险制度

近日,南京市政府制定《关于建立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意见明确,失能人员参保范围为在南京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等。保障对象为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长期失能,经评估符合重度失能等级标准,需要长期照护的,享受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待遇。失能人员照护保险保障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生活照料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护理等。(南京日报)


▪ 江苏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购买“南京宁惠保” 

近日,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通知》(宁医函〔2021〕13号),将南京市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南京宁惠保”纳入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购买范围。明确凡参加南京市职工医保的参保人,个人账户余额超过3000元的,均可使用个人账户为自己购买“南京宁惠保”。(现代快报)


▪ 浙江省:浙江发布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省级地方标准

2月19日,据相关报道,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不久前发布了《大中型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和管理规范》(下称《规范》)。该《规范》由浙江省体育局提出,由省黄龙体育中心牵头,联合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黄龙呼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海康威视、中国移动等专业机构汇编,日前正式实施。该《规范》是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对智慧体育场馆及其相关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系统架构、业务应用系统功能要求、保障管理等内容加以统一、规范,全面梳理了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架构,通过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进行设计运用,形成了集体育场馆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浙江日报)


▪浙江省:《浙江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产品动态调整改革方案》发布

近日,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浙江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产品动态调整改革方案的通知》,自2021年3㛑15日起施行。主要内容包括:完善集中采购产品准入机制;建立集中采购产品换代、增补机制;建立集中采购产品退出机制;探索公立医疗机构自行采购制度。(浙江医疗保障公众号)


▪ 浙江省:2020年宁波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3.21%

近日,2020年宁波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出炉:宁波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3.21%。这意味着,每100名15-69岁宁波市民中,约有33人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并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中国宁波网)


▪ 安徽省:合肥市儿童医院新区拟设800张床位

2月19日,从合肥市相关部门获悉,合肥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合肥市儿童医院新区、合肥市传染病医院改扩建项目已经分别获得立项。其中,合肥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项目选址位于肥东县撮镇镇瑶岗路与皇甫山路交口东南角,该项目占地约120亩,分两期建设。合肥市儿童医院新区项目位于合肥市瑶海区郎溪路与桃花潭路交口东北角,占地面积约90亩,总建筑面积约135420平方米。计划设置床位800张。合肥市传染病医院改扩建项目选址位于合肥传染病医院住院部院内(繁华大道118号),计划设置床位500张。(合肥在线)


▪ 安徽省:池州铜陵两地实现医保卡“定点互认”

近日,池州铜陵两市职工医保卡互通试点启动仪式在池州市国立大药房举行,两市医保局主要负责人现场签署了“协议互认、两市通办”合作备忘录,正式开通铜陵市与池州市医保“定点互认”、异地个人账户消费直接结算。至此,铜陵市职工在池州市购药刷卡和扫码实现了直接结算。(凤凰网安徽综合)


▪安徽省:安徽省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收费标准 降价后收费在全国位于最低档次化

2月9日,从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价费处获悉,近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联合印发通知,降低安徽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收费标准,降低后安徽省核酸检测收费标准在全国位于最低档次。通知强调,检测机构在开展核酸检测服务时一律不得收取加急费。针对不以疾病诊疗为目的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单纯核酸检测),不得收取门诊诊查费(含方便门诊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各地要加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收费监管,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等违规收费行为要依法查处。(安徽日报)



NO.2 院校动态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召开疫情防控暨春夏学期开学准备工作专题会议

2月1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在闵行校区新行政楼会议室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学校新学期疫情防控工作和开学准备工作。校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林忠钦,校领导丁奎岭、徐学敏、顾锋、王伟明,学校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林忠钦主持。会议要求,要高度重视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本着对全校师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上级有关开学和疫情防疫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情况,细致扎实做好新学期各项准备工作。要细化完善学生返校方案,有序组织学生返校报到;要认真细致做好教学组织,高质量完成新学期各项教学任务。要压实责任、明确分工、优化预案,确保校园服务措施到位,确保安全开学,坚持不懈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维护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有序运行。(上海交通大学网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给出新冠合并糖尿病最佳血糖控制目标

近日,国际糖尿病领域权威期刊《Diabetes Care》(影响因子16.019分)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团队与援鄂医疗队共同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葡萄糖水平高于8.9 mmol/L、低于3.9 mmol/L的时间及葡萄糖变异系数升高,均与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良结局(需要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或转变为危重症的复合不良结局)风险增高显著相关。(文汇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六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近日,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审核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六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迄今医学院已实现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六连冠”。全国文明单位是一个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单位名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连续数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这一荣誉,凝聚着全体医院师生医护的心血和汗水,展示了师生医护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网站)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实现专利转化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钱菊英教授团队根据多年心血管介入治疗经验,创新研发的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成功实现专利转化。这项新发明能够切实解决心血管介入手术中遇到的痛点问题,应用于多个临床手术场景,提高心脏介入手术的精准度与效率。据悉,此项专利于2019年1月4日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于2021年2月7日成功转让,产业化“落地”后,通过产品临床试验以及注册后将推向国内外市场,让更多患者获益。(上观新闻)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辉团队合作研究证实现代人抵达华南不超过六万年

2月9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团队、南京大学副教授孙雪峰团队与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大学达伦•克诺团队通力合作,结合古DNA分析和多重地质测年方法估算华南五个洞穴中的人类遗骸年代,多维度交叉印证以推翻本地起源说依据,指出现代人抵达华南的时间距今不超过六万年。相关研究成果以《古DNA和多种测年方式证实现代人晚到达中国南方》(“Ancient DNA and multi-method dating confirm the late arrival of 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 in southern China”)为题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孙雪峰、达伦•克诺、李辉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孙雪峰和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文少卿为第一作者,李辉是论文最终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技部全球变化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资助。(复旦大学网站)


▪复旦大学:杨秉辉先生谈医学科普与文艺创作

近日,在众多医事类新媒体账号中,有一个名为“医学科普与文艺创作”的微信公众号,每周更新,内容的一大重头是医学科普文章。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一公众号的创办者、推文的作者与编辑是位82岁的医生——杨秉辉。他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曾任中山医院院长,也是我国著名的内科学教授。2020年11月,他荣获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和“最美申城老干部”称号。在医学科普这条路上,他已经行进了半个世纪。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杨秉辉认为,这里的语言指的不仅仅是安慰,还应该包括科普,即将道理讲清楚。在他看来,医学不应是殿堂里的事物,而应该进入寻常百姓家。杨秉辉说,以正视听的辟谣现在变成了医学科普的重头戏。“所以,更需要医学同道们去做这件事,才能准确权威。医学科普是医生应尽之责!”(复旦大学网站)


▪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获批新建沪东院区 计划今年6月18日开工建设

2月20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关于同意上海市东方医院新建沪东院区的批复》。批复表示,同意东方医院在沪东地区新建院区,设置床位600张,计划于今年6月18日开工建设。新建沪东院区将遵照区域性医疗中心医疗资源配置标准,并统筹提升医疗服务内涵,附属东方医院的陆家嘴院区将核减床位100张。至沪东院区正式开业,东方医院位于浦东的陆家嘴、三林、沪东三个院区共增加床位500张,总核定床位将增至2300张。(同济大学网站)


▪ 华东师范大学:王林发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2月17日,美国微生物科学院2021年增选的65位院士名单公布,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1982届生物系校友王林发从150位全球候选人中成功当选新晋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是生命科学领域中全球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会员组织“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下设机构之一,处于国际微生物学科的领导地位,当选院士的科学家中不乏诺贝尔奖、拉斯克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本年度共有3位华人科学家入选。王林发是新加坡Duke-NUS医学院教授,新生感染性疾病研究所所长。2016年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任高级首席科学家和联邦科工组织的CEO科学带头人(CEO Science Leader),并于2010年当选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网站)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顾向晨在肾脏病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顾向晨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Xiangchen Gu,Hongliu Yang,Xin Sheng )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Katalin Susztak(通讯作者)在Science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Kidney disease genetic risk variants alter lysosomal beta-mannosidase(MANBA)expression and disease severity。该篇研究成果也得到了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报道,认为该研究清晰地阐明GWAS/SNP与致病基因的关系,为进一步治疗慢性肾脏病指明了研究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网站)


南京大学:医学院王婷婷课题组在真菌与结肠癌发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月18日,南京大学医学院王婷婷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肠道中白色念珠菌调控肠道免疫并促进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王婷婷教授团队多年来从事肠道免疫及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本项研究阐明了Dectin-3缺乏和C. albicans对于肠道免疫以及CAC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肠道真菌与CAC之间的作用关系提供更加新颖深入的认识。该项研究在EMBO Journal(1区,IF:9.9)以长文形式发表题为Fungal-induced glycolysis in macrophages promotes colon cancer by enhancing innate lymphoid cell secretion of IL-22 的论文。(南京大学网站)


▪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科研人员揭示病理性新生血管重塑与调控新机制

2月15日,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卢应梅教授课题组、药学院韩峰教授课题组与第一附属医院刘庆淮教授课题组合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临床研究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Endothelium-derived Semaphorin 3G attenuates ischemic retinopathy by coordinating β-catenin-dependent vascular remodeling(内皮源性Semaphorin 3G/β-catenin信号调控改善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机制研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血管内皮细胞源性分泌蛋白Sema3G参与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并揭示其通过影响内皮细胞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调控血管重塑的重要作用,从而揭示了Sema3G对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病理进程调控的重要性。(南京医科大学网站)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民政厅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

2月18日,江苏省民政厅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委员会在我校汉中门校区会议中心正式成立。省政协副主席、校长胡刚主持召开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讲话,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吕德明参加会议并讲话。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副校长乔学斌、徐桂华以及双方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研究商议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及组织机构设置、学科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筹备成立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等重大事项。(南京中医药大学网站)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陈忠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揭示基于组胺受体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新靶点

2月18日,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教授和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胡薇薇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Histamine H1 receptor deletion in cholinergic neurons induces sensorimotor gating ability deficit and social impairments in mice”的研究论文,研究首次揭示了胆碱能而非多巴胺能或谷氨酸能神经元上组胺H1受体缺失可引起基底前脑-前额叶皮层胆碱功能障碍,进而引起前额叶皮层兴奋/抑制失衡,选择性地导致精神分裂症样阴性症状的发生。该研究为解析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发生机制和发现精准干预药物靶点提供重要实验依据。(浙江中医药大学网站)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获批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

2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二批共72个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依托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建设的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成功入选。这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继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后又一重量级研究平台,也是第二批中浙江省唯一入围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获批将缓解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产品开发面临的安全有效的评价方法与监管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问题,对提升我国眼科药械质量与监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温州医科大学网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在活细胞深低温冷冻保存方向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赵刚教授团队先后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题为“Ice Inhibition for Cryopreservation: Materials, Strategies, and Challenges”和“Synergistic Ice Inhibition Effect Enhances Rapid Freezing Cryopreservation with Low Concentration of Cryoprotectants”的学术论文,通过分子材料设计、工程学策略和多物理场结合,实现了活细胞深低温冷冻保存过程的协同抑冰,极大提升了活细胞低温保存的效率和质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



NO.3 产业动态


▪上海市:锐格医药完成B轮9000万美元融资

近日获悉,上海齐鲁锐格医药研发有限公司(锐格医药)成功完成了9000万美金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领投,由正心谷资本、澜亭资本、泰福资本和祥峰投资共同参与,融资9000万美元。此轮融资将用于锐格的新药分子开发、临床研究和后续产品管线开发。锐格医药成立于2018年7月,并由中国著名医药企业齐鲁制药集团作为A轮战略投资人。(美通社)


▪上海市:上海生物医药基金联合领投上药云健康混改 完成B轮融资交易

2月18日,“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上药云健康)正式完成总额达10.33亿元的B轮融资,并实现深度混改,上海医药(601607,股吧)持有股权将由72.748%稀释至47.974%,不再并表上药云健康。该笔交易为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首笔大额融资项目。本轮融资由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建投投资领投,三诺生物(300298,股吧)、上国投、联新资本、丰实金控和华东实业跟投。会集中央+地方政府产业基金、战略投资方及市场化基金的投资方,进一步完善了上药云健康深度混改的多元化股东结构,兼具产业资源持续赋能与市场化运作。(和讯网)


▪江苏省:苏州无双医疗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2月19日,苏州无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无双医疗”)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创合、启明创投联合领投,现有股东北极光创投、苏高新创投、远毅资本等继续投资,点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规模、推进临床试验、拓展产品管线等。无双医疗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心脏节律管理(CRM)领域三类有源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高科技医疗器械公司。无双医疗总部位于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在北京和美国尔湾设有研发中心。(腾讯网)


▪ 浙江省:先为达生物完成B轮2.5亿元融资

2月19日,先为达生物宣布于近日完成了2.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济峰资本领投,原有投资者君联资本、海邦投资继续参与本次融资。先为达生物聚焦慢性代谢性和免疫性疾病,致力于开发“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大分子创新药物,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潘海博士。对于本次融资,先为达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海博士表示,新的投资将助力临床项目的顺利推进,推动管线中其它“first-in-class/best-in-class”的候选药物尽快进入临床阶段,同时也将帮助该公司进一步扩展人才团队。(腾讯网)


▪ 浙江省:优思达布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

近日,优思达宣布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由东方富海领投,辰德资本、兼固资本、聚携资本跟投,融资主要用于新产品的研发、注册以及现有产线扩产等。百榕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优思达(USTAR)是一家致力于创新POCT分子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生物科技公司。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快速分子检测技术平台,其中包括:恒温扩增技术、全封闭式目标片段核酸扩增物快速检测技术和试剂玻璃化技术,并已在此平台上开发了多种新型快速分子诊断试剂盒。(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