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政府动态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13项疫情防护国家标准外文版 助力对外援助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基础性作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快速批准发布《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等13项疫情防护国家标准外文版。《要求》在中外标准化信息平台公开,帮助我国防护用品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外贸出口,助力对外援助。(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
▪ 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与服务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指导方案》
4月14日,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与服务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指导方案》。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和以县域为单位实施差异化防控的基本要求,根据县(市、区、旗)疫情风险等级和社区疫情划分,科学精准制定实施社区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和解除医学观察人员回归融入社区相关工作,助力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努力减少疫情防控对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民政部网站)
▪ 民政部:加大事后惩戒力度,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民政部起草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自2020年4月14日起至5月13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加大了事后惩戒力度,增加了警告的处罚方式,完善了养老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方式等。(民政部网站)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我国药物疫苗科研攻关进展顺利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表示,疫情发生之后,科研攻关组在第一时间部署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目前已在临床治疗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已有3个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光明日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离汉人员新冠肺炎检测和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
4月17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做好离汉人员新冠肺炎检测和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了离汉人员离汉前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和其他人群“愿检尽检”的原则,分类明确了离汉前接受过检测人员和未接受检测人员到达目的地后复工复产复学的条件。(国家卫健委网站)
▪ 上海市:上海市民“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出炉
4月13日,由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开展的“影响市民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社会调查结果出炉,久坐不爱动、饮食不健康、三餐不规律上榜。(解放日报)
▪ 上海市: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发布
4月15日,在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的第一天,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以倡导恶性肿瘤的预防和肿瘤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理念。(中新网上海)
▪ 上海市:医保部门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创新研发 优化办事流程助企业抢抓机遇逆势上扬
近日,上海市医保局先后走访国药控股、上药控股、恒瑞、豪森、辉瑞、美敦力、赛诺菲、武田等中外生物医药企业近40家,就企业关注的“药品集中采购”“创新药和新技术新项目加快准入”等问题深入沟通、听取意见、现场答复,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解放日报)
▪ 江苏省:“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站”微信公众号在宁上线
4月15日,“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站”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运行。公众号的服务对象覆盖了儿童青少年、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广大儿童青少年可通过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更前沿的心理健康理念和知识,快速获得心理咨询服务的相关信息。(南京日报)
▪ 江苏省:江苏移动5G网络远程查房车落地无锡
近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5G信息化中心、隔离病房及发热门诊近日完成移动5G网络部署,远程查房车提档升级。5G远程查房车上配有两个电脑屏幕,一个显示患者、一个显示会诊室内医生的高清影像。这种“无接触”式的全新检查形态,有效避免了直接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人民网)
▪ 浙江省:浙江启动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
4月15日至4月26日为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4月15日,浙江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正式启动。此前,浙江省政府将“高危人群大肠癌筛查”列入2020年的十方面民生实事。浙江癌症基金会还启动了“仁爱基金”,该项目计划5年内投入100万元用于浙江癌症筛查项目的专项救助基金,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浙江日报)
▪ 浙江省:杭州健康码新功能上线 可预约挂号
近日,杭州健康码首页增加了“健康应用”功能,实现了又一次功能升级,目前这项功能已首批上线“我去就医”和“健康证明”两个功能。通过“健康应用”功能内的“我去就医”,市民可实现市内医院的预约挂号,并可通过医院级别、就诊科室和病症类别进行医院筛选。截至目前,“健康应用”已收录市域内医疗机构130家,其中三级医院34家、二级医院22家。(杭州网)
▪ 浙江省:湖州启用城市大脑医保驾驶舱 智慧监管群众"保命钱"
4月15日,浙江省首家医保驾驶舱——湖州城市大脑医保驾驶舱正式亮相。据了解,医保驾驶舱整合了医保大数据分析系统、外配处方电子监管系统、药店药品“进销存”系统、人脸识别和视频音频监控系统五大系统,通过建立线上信息分析提醒、线下落地严打的医保智慧监管系统,实现医保基金“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后处置”的全过程、全天候智慧监管体系。(浙江日报)
▪ 安徽省:安徽将扩大筛查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近日,安徽省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安徽省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扩大筛查调查方案》的通知,提出在安徽省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中,扩大筛查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支撑。(人民网-安徽频道)
▪ 安徽省:安徽开展三个月防疫用品专项整治行动
4月15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伪造、冒用、非法买卖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以及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认证活动等违法行为,重点检查认证机构认证活动不规范、认证价格违法等问题。(人民网-安徽频道)
NO.2 院校动态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一个多月接诊逾2600人次 互联网医院成百姓就医“第二选择”
自2月底上海市首批互联网医院上线后,上海市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累计已在线接诊2628人次,每天均有100余人次在线复诊,开出处方775张。相比线下就诊,互联网问诊医师回答患者的咨询更详细,告知的医嘱更清晰,诊后的健康管理服务也更贴心。这些与以往就诊完全不同的体验,使得互联网医院日益成为百姓就医的“第二选择”。(解放日报)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率先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医疗队
4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率先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医疗队。医疗队将根据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类型,按照事件性质和大小建立总队和小分队,例如在瑞金总队下设烧伤救治分队、传染病救治防控分队创伤救治分队等,组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至能胜的队伍,凸显公立医院的综合实力和优势,以期在今后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疫情带来的伤亡。(文汇报)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陆舜教授领衔研究的中国首个国产三代靶向新药获批上市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肺癌临床研究领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由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领衔的临床研究获得成功——国内首个、世界第二的肺癌第三代EGFR靶向药“阿美替尼”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个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EGFR靶向药的诞生,打破了晚期肺癌治疗耐药后只能依赖一种进口药的困境,为无数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网站)
▪ 上海交通大学:第112期焦点讲坛暨“新冠疫情与城市治理”系列公益讲座第一讲成功举办
4月19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校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健康长三角研究院、绿色增长联合研究院、国际应急治理研究院以及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协办的上海交通大学第112期焦点讲坛暨“新冠疫情与城市治理”系列公益讲座第一讲成功举办。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中心主任彭勃作题为“‘抗疫’斗争中的国家治理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再思考”的专题报告。近两万人次在Class In在线教室平台进行观看,同时在线人数近三千人。(上海交通大学网站)
▪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和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研究团队合作发现可预测老年人群痴呆风险的代谢复合表型
近日,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陈兴栋青年研究员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丁玎研究员团队,以及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分子表型代谢组平台唐惠儒教授团队在痴呆研究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Alzheimer’s & Dementia)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国老年人群痴呆代谢组学研究”的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展示了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有望发现痴呆的血液早期诊断表型标志物,为痴呆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措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复旦大学网站)
▪ 复旦大学:复旦科学家领衔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多动症与睡眠障碍共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罗强副研究员团队,与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在多动症与睡眠障碍共病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早期多动症症状引发后期睡眠问题的脑影像学证据,并提示相关分子生物学过程。这一研究成果以《多动症和睡眠障碍有何联系?基于大规模随访队列对纵向关联和脑结构开展多模态研究》为题在线发表于《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复旦大学网站)
▪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签约,合作建设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4月14日,同济大学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签署协议,在保持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现有党组织隶属关系、人事、财务资产、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管理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双方携手在规划发展、医院管理等方面合作建设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同济大学网站)
▪ 同济大学:高绍荣、江赐忠团队合作奉献小鼠染色质三维结构重塑研究成果
4月14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团队与江赐忠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hromatin architecture reorganization in murine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embryos”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对小鼠SCNT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染色质三维结构重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也为今后进一步纠正SCNT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屏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济大学网站)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运行
4月14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沪上第一家同时开具中药和西药处方的互联网医院诞生。通过岳阳医院“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平台,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中新网上海)
▪ 浙江大学:德清县与浙大儿院合作共建高水平国家级儿童医疗中心
4月14日,德清县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合作共建高水平国家级儿童医疗中心签约仪式举行。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浙大儿院莫干山院区将由浙大儿院进行同质化、一体化管理,按800张床位规模建设,主要包含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国家儿科教学培训中心四大板块。(浙江大学网站)
▪ 温州医科大学:温医大成立病毒研究院
4月12日,温医大举行病毒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医大校长李校堃介绍,研究院将整合温医大及其附属医院相关学科资源、临床资源和科研力量,联合开展病毒发病机制、新型干预技术、诊断方法、新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温州医科大学网站)
NO.3 产业动态
▪ 上海市:上海医药“上药-交医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宣告启动
4月16日,“上药-交医创新成果”孵化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交大医学院懿德楼2楼报告厅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及上海二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启动“上药-交医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四方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开展全产业链的深度合作。(上海医药网站)
▪ 浙江省:凌科药业(杭州)有限公司获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4月17日,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商科药业(杭州)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由德诚资本领投,浙商创新跟投,原投资方幂方资本和凯泰资本继续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进凌科药业研发管线中多个临床前项目的IND申请以及2-3个临床I期试验,并推进新项目的开发与国际合作。此前,公司曾于2018年初完成天使轮融资,并已完成近两千平米的总部办公及相关实验室建设。(投资界网站)
新闻整理:王恺宏
责任编辑:方 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