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政府动态
▪ 国家医保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扩大试点范围
5月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发布《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公告,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新增14个试点城市。本次征求意见时间为2020年5月6日至5月19日。(国家医保局网站)
▪ 国家卫建委:印发《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5月7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组织制定了《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两个技术方案在组织保障和制度、场所与人员管控、重点区域防控、环境卫生、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和境外师生返校等方面做出指导,要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校园防控安全保障,严格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和防护要求。(国家卫健委网站)
▪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通知》
5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通知》,明确各地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积极作用。各地要坚守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底线,在开展任何试验探索时,不得突破现有法律法规和《意见》明确的有关规定,不断规范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的准入和执业管理,加强监管。(国家卫健委网站)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5月8日,经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意见》要求坚持预防为主,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突出重点环节,强化支撑保障。(新华社)
▪ 国家卫建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
5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推进国家级医学中心设置建设工作,加大对国家医学中心支持力度。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各国家医学中心予以支持,加大在基础建设、设备配备等方面的投入,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在人员编制、招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大自主权。(国家卫健委网站)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和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依托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股东包括迈瑞生物、联影医疗、先健科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行业骨干单位。创新中心将围绕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领域的高性能医疗器械需求,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和生命体征监测、先进治疗、植介入器械、康复与健康信息等重点方向,着力打通原理和技术、关键材料、关键器件、系统和产品等研发和产业化链条,扎实推进医疗器械领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生产制造和整体产业水平。(人民网)
▪ 上海市:《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公布,将于6月1日起施行
5月6日,上海市政府官网正式发布《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据悉,该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主要涉及调整适用范围、将定点资格调整为服务协议管理、完善实时监测的程序和范围、完善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赋予区医疗保障局行政处罚权等方面。(上海市政府官网)
▪ 上海市:上海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5月8日,据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消息,上海市自3月3日起已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上海市政府决定自5月9日零时起,将上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新华网)
▪ 江苏省:江苏启动“我助妇儿康”系列项目
5 月 7 日,江苏省妇儿基金会与省妇联共同启动 " 我助妇儿康 " 系列项目。计划用 3-5 年时间实施 10 个系列项目,累计投资 3 亿元左右。10 个系列项目主要包括:继续实施 " 江苏省脱贫攻坚建档立卡户少儿病残救助 " 项目、继续实施 " 江苏省脱贫攻坚建档立卡户女性‘两癌’救助 " 项目、重点推出 " 母婴健康守护行动 "、实施 " 妇儿安全防护 " 项目、实施 " 妇儿伤残(害)救(援)助 " 项目、开展苏北农村 " 三留守 "(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人员关爱行动、开展女性心理健康关爱行动、推出 " 儿童健康成长计划 "、深化 " 爱心储蓄罐 传承好家风 " 项目、实施女性就业创业支持项目。(现代快报)
▪ 江苏省:江苏医疗器械审批将不再发放纸质证
近日,江苏省药监局发布《关于启用江苏省医疗器械行政审批系统的通告》。《通告》指出,江苏省医疗器械行政审批系统可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批,第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审批,药品、医疗器械信息服务审批,出具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委托生产备案等事项。自5月29日起,将不再接受线下申报。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该系统提供办理的事项推行电子证照应用服务,不再发放纸质证书。(江苏省药监局)
▪ 江苏省:连云港创新医卫监管制度
5月6日,《连云港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发布,明确到2022年底,要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健康权益。(中国江苏网)
▪ 浙江省:省卫生健康委召开2020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职业健康和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5月7日,省卫生健康委召开2020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职业健康和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的“重要窗口”新定位,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1+5”改革攻坚战的要求,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面部署2020年疾病预防控制、职业健康和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工作。(浙江省卫健委网站)
▪ 安徽省:将对疫苗流通环节开展为期6个月专项督查
近日,安徽省药监局、省卫健委联合印发通知,自5月1日起至10月31日,在全省范围内对承担疫苗储存配送的药品经营企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预防接种单位疫苗储存、运输、使用质量管理情况开展为期六个月的专项监督检查。(安徽网)
▪ 安徽省:出台《安徽省医疗保障监管查处基金追回流程管理暂行办法》
近日,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出台《安徽省医疗保障监管查处基金追回流程管理暂行办法》,全流程规范监管查处应追回基金的认定、缴拨、核算、分配、使用等工作,积极解决医保监管查处基金追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中安在线)
▪ 安徽省:铜陵市建立综合医改重点指标监测预警机制
近日,铜陵市卫生健康委印发文件,采取四项举措,建立全市综合医改重点指标监测预警机制。包括建立全市综合医改重点指标监测体系、建立指标责任分工落实机制、建立指标监测干预整改机制和建立指标监测保障运用机制。(铜陵卫健委)
NO.2 院校动态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携手爱丁堡大学共建全健康研究中心
5月8日,在上海市、海南省及英国爱丁堡市政府领导、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上海交通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以网络云端牵手的形式宣告成立“全健康研究中心”。同时,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发出《同享一世界 共筑全健康》倡议。(上海交通大学网站)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郝永强教授团队再次成功完成个性化3D打印骨盆重建手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郝永强教授团队为一名来自浙江省台州市的53岁男性患者成功完成了“右侧巨大骨盆肿瘤精准切除+个性化3D打印骨盆假体重建”手术。这台手术是新冠疫情期间首个“骨盆巨大肿瘤精准切除+ 3D打印个性化骨盆假体重建手术”的病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网站)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课题组在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及传播动力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课题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及传播动力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或可为中国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证据,为疫情进展中的其他国家提供参考。4月3日,研究成果以《中国湖北省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演化及传播动力学:一项描述性及模型研究》(“Evolving epidemiology and transmission dynamic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utside Hubei province, China: a descriptive and modelling study”)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复旦大学网站)
▪ 复旦大学:复旦科学家通过青少年脑影像学随访队列分析揭示多动症双通路模型的关键脑区
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罗强副研究员团队,与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单位合作,研究青少年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以下简称“多动症”)双通路模型的神经基础,发现左楔叶结构不仅和多动症的认知和动机功能受损相关,还与多动症的遗传风险相关,并且可以预测2年后的多动症症状,很可能提供了多动症的一种影像学标记物。5月7日,这一研究成果以《青少年中多动症双通路模型的神经基础》(“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dual pathway model f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adolescents”)为题在线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复旦大学网站)
▪ 复旦大学:玲珑“魔剪”新发现是基因治疗的“理想型”
近日,复旦大学王永明课题组联合王红艳课题组从耳氏葡萄球菌中发现了一把小型的基因编辑工具,这把玲珑“剪刀”在基因组中可编辑的位点数量和经典的SpCas9一样多,而比另一种小型基因编辑工具SaCas9可编辑位点多。该研究成果添补了我国在鉴定小型CRISPR/Cas9工具的空白。新的小型基因编辑工具的发现,弥补了现有基因编辑工具的不足。科学家将新发现的小型基因编辑工具命名为SauriCas9 ,同时将SauriCas9的部分序列和SaCas9互换后,得到了精准度高、编辑范围广的嵌合体Cas9。该研究从2019年1月开始启动,研究成果已于4月2日在PLOS Biology在线发表。(复旦大学网站)
▪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戈宝学教授团队发现结核菌感染致病机理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戈宝学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国家多个重要项目的支持下,围绕“结核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是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基础”这一关键问题,开始了致病原因的艰难探索。戈宝学团队发现,当结核菌侵入人体之后,它就会分泌出一种毒力因子——Rv0222。这种蛋白会利用人体蛋白质修饰系统,帮助结核菌躲过人体免疫系统的检查和攻击。这一研究成果以《结核菌蛋白利用宿主泛素化系统抑制免疫》的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上,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同济大学网站)
▪ 南京大学:地科院唐朝生领衔发表抗疫论文《后疫情时代环境地学的机遇与挑战》
近日,南京大学唐朝生教授牵头联合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印度等国内外26位学者,完成了环境地学抗击新冠疫情的主题论文"Environmental Geotechnic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Post COVID-19 World",被环境地学期刊Environmental Geotechnics快速录用在线发表。(南京大学网站)
▪ 南京医科大学:朱国庆课题组揭示成纤维细胞在高血压血管重构中的重要作用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管重构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并发症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血管外膜的成纤维细胞(AFs)和血管中膜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血管重构的主要细胞成分,但AFs对VSMCs的调控作用及其在高血压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近日,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朱国庆教授课题组近来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发表题为 “MiR155-5p in adventitial fibroblasts-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hibits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via suppressing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expression”的研究论文,发现AFs的细胞外囊泡(EVs)通过转运miR55-5p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调控VSMCs增殖,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管重构中起重要作用。(南京医科大学网站)
▪ 苏州大学:苏大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殳凹教授课题组在核技术应用和辐射化学合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王殳凹教授课题组在核技术应用和辐射化学合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利用电子束辐照制备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以Communication形式在J. Am. Chem. Soc上发表。本研究首次将辐射化学与结晶多孔材料化学结合起来,不仅为解决结晶多孔材料在工业化合成上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案,也拓宽了辐射技术在新领域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苏州大学网站)
▪ 浙江大学:王福俤与闵军霞团队再次揭秘铁死亡引发心脏疾病的新靶点及新机制
近日,心血管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王福俤/闵军霞教授团队题为“Loss of cardiac Ferritin H facilitates cardiomyopathy via Slc7a11-mediated ferroptosis”的研究论文【1】。该成果系统阐明了铁蛋白(Ferritin)通过调控铁死亡抑制心肌病发生的效应及分子调控机制;首次体内揭示膜蛋白Slc7a11能够通过阻断心肌细胞发生铁死亡而有效逆转铁蛋白缺失导致的心肌病,有望成为心脏疾病防治新靶点。(浙江大学医学院)
NO.3 产业动态
▪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打响尖端放疗技术的“中国品牌”
5月8日,坐落于张江科学城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交出开业五周年成绩单:五年来,医院累计治疗患者出院2692例,年度质子重离子治疗患者数超过国际同类机构同期最好水平,治疗瘤种基本覆盖中国居民常见恶性肿瘤,重点病种临床疗效已领跑国内外行业;实现了从粒子技术应用的“追赶者”到重离子技术临床应用创新领域“领跑者”的华丽嬗变,打响尖端放疗技术的“中国品牌”。(东方网)
▪ 上海市:孟超肿瘤医院试运行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最优化诊疗
近日,投资8亿元人民币、以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名字命名的上海孟超肿瘤医院昨天在位于嘉定安亭的上海市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集聚区试运行。上海孟超肿瘤医院是一家按国际一流标准建设的三级肿瘤专科医院,隶属于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医院启动试运行后,该集团打造完成从细胞药物研发、制备到临床的产业链闭环。(解放日报)
▪ 江苏省:南京诺唯赞生物完成5.5亿元C轮融资
5月8日,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5.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人寿大健康基金独家领投,夏尔巴投资等参与跟投。诺唯赞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少有的掌握生物科技关键原料自主研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生命科学、体外诊断、生物医药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酶、抗原、抗体及终端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技术平台型公司。(新浪医药)
▪ 江苏省:南通联亚药业有限公司完成近10亿元融资
近日,南通联亚药业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Novast Holdings Ltd.宣布完成近10亿人民币的私募股权交易,由君联资本领投,拾玉资本、厦门建发、服贸基金、弘晖资本和Highsino共同参与投资。(新浪网)
▪ 江苏省:抗体药物研发商荃信生物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5月6日,抗体药物研发生产商江苏荃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由瑞享源基金领投,佳银基金跟投。荃信生物成立于2015年6月,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是一家抗体药物研发生产商,专注于研发免疫性疾病抗体药物的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生产符合国际规范和质量标准的治疗性抗体药物,主要瞄准目前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且专科治疗药物尚处空白的免疫相关性疾病领域。(投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