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 态
动 态
当前位置:首页> 动 态

健康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录法应邀参加“健闻连线”第28期节目“异地医保结算,还有哪些礼包没兑现?”

2020-07-12

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健康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录法教授应邀参加由八点见闻主办的“健闻连线”第28期节目,主题聚焦异地医保结算。嘉宾分别从异地医保结算政策的设计者、执行者和观察者的角度展开深入讨论。青岛社会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刘军帅,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董事总经理叶红等参与节目,八点健闻学术顾问陈晓荣博士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会上,张录法介绍了长三角地区医保异地结算的整体情况与政策推进过程。最初,沪嘉两地开启医保异地结算的试点工作。随着长三角区域协同范围扩大,助推了民众对异地医保结算的需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要在2016年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2017年上海推动实施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并于同年7月完成首例新疆籍患者在沪就医医保异地结算。2018年,全国除西藏外的地区与上海实现了医保异地结算系统对接,同年9月底参与上海试点门诊医保直接结算的地区从8个扩展到17个。谈到医保异地结算的意义时,张录法强调,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对人民群众来说,就医是重要的刚性需求。虽然门诊费用相对而言少于住院费用,但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异地工作人士的公平感。尤其对于退休老人、低收入群体以及需频繁就诊的患者,如果产生医疗费用垫付问题,将带来一定的生活负担。因此,长三角地区推动医保异地结算工作,起到了为全国树立示范标杆的作用。同时,相比住院费用结算,门诊费用结算在时效性、结算次数以及系统稳定性方面要求更高,需要更高效的信息系统作技术支撑。谈到医保异地结算未来发展趋势时,他表示,交通设施逐步完善和医保结算便利化将进一步增加民众对异地就医的需求,异地医保结算将会继续保持发展态势。听众互动环节中,他回答了关于全国范围统筹医保异地结算等问题。


此次线上会议面向社会公开直播,为听众带来异地医保结算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同时,也向全社会传递了“交大声音”,扩大了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