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领导者访谈
健康领导者访谈

何明坤:大数据时代,打造线上线下医疗共有新业态

2020-06-21

互联网医疗的核心价值在于大数据应用


主持人:

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将进入怎样的发展状态?在哪些方面将有所突破?


何明坤:

这次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心理层面解决了恐慌问题,二是无接触问诊避免了易感人群感染,三是保障了慢性病患者用药以及为海外华人提供问诊平台。


在后疫情时代,我觉得互联网医疗会有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实现医生一对多服务。互联网医疗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国内传统医疗机构和海外私人家庭医生不一样,私人家庭医生是全程追踪制。但是国内健康大数据更多被用于住院或就诊期间的诊疗辅助,个人病例档案在出院之后往往就被束之高阁。我国一个三甲医院医生要面对的患者数远大于发达国家,没有时间、精力去对已经出院或是不在医院就诊的病患进行随访、回访以及长期跟踪。互联网医疗恰恰是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结合在线问诊,包括线上健康宣传教育,可以让医生实现一对多服务。


二、打通医院之间数据壁垒。对于用户来讲,互联网医疗平台通过同时对接多家医院,打通了传统各家医院之间的壁垒,更有利于掌握病患、特别是慢病病人全生命周期的病情变化,以及用药的有效度。我们倾向以家庭医生的概念去做平台,对病人进行全程追踪和关怀。


三、实现精准用药,掌握市场需求。精准用药来源于用户用药的数据反馈,传统的反馈路径是从工业企业到供应商到一级代理到医院,供应链物流是通的,但是信息到达不了研发机构。如今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互联网医疗可以更好地整合数据,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互联网医疗的核心价值就是让工业企业能够真正从用户端的数据反馈来掌握什么样的产品更有效、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互联网医疗发展呈螺旋式上升态势


主持人:

您认为互联网医疗主要的困境和瓶颈有哪些?


何明坤:

从2016年起新华制药开始布局互联网医疗,联合京东做了全国首个政府主导的公立医院的处方平台。医疗是关系到生命健康的服务,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必须更严谨审慎对待。互联网医疗应该是螺旋式的上升,会有发展、停顿和调整的阶段。一步到位、直接达到理想状态是不切实际的。


例如,当前国家目前法律规定互联网医疗仅限于复诊,但在实际操作层面难以界定,相关政策有待突破。完全合规操作的话,病人必须是在线下首诊。但生活中有一些小疾病,有经验的医生完全可以在线解答,一部分患者缺的是确切的诊疗方案,还有一部分患者缺的是用药指导方案。随着这次疫情冲击,实践中大家已经开始寻求突破,比如疫情期间的线上发热门诊就是初诊,没有复诊。通过专业咨询解答,消除人心理恐慌,给予正确指导,让大家能安心的呆在家里,才是对疫情最有效的控制。国家的政策导向实际上是想等待合适时机,样板出现之后倒逼政策变革。但是要想真的让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还是需要国家顶层设计,有的放矢打开政策瓶颈,通过有效监管,让一些规范化企业去开拓、去创新、去落地。


此外,医保评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部分城市现已开放重症慢病病人在定点药房使用医保。疫情之后,国家层面推动无接触式互联网问诊以及结算,各个省市都在尝试推进互联网医院纳入医保,包括研究制定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标准,以往医保与互联网医院之间的瓶颈在松动,但是由于各个省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巨大,用户要想在全国享受医保互联互通,还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周期。



互联网医疗有利实现医保事前控费


主持人:

您预计未来国家相关政策对互联网医疗开放的力度如何?


何明坤:

线上互联网医疗模式能让医保费用真正用在医保目录产品上。过去有个误区,认为互联网医疗给医保带来负担,造成资金压力、支付压力。然而通过已经开始互联网医院医保在线结算试点发现,线上互联网医院的一个好处是“全程可追溯”,从问诊病例到处方到药品配送、药品的监管,可以很大程度地杜绝现在某些医疗机构“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反倒能够帮助医保解决控费的一部分问题。同时,互联网医疗模式下能够实现事前控费。传统的医保控费大部分是事后控费,假如患者到几家医疗机构去开这个药,已经超过了全年总的用量,按现有的模式是无法控制的,医保是和各家医疗机构对账,几个医院之间的信息不是互通的。但是通过互联网医疗汇集到一起的时候,完全可以变成事前控费,医生开方子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病情判断,在这一个周期用这些药是否合理,通过科学判断把医保控费前置。相信在审慎尝试的前提下,一旦有好的运行模式出现,尤其是医保和商保之间结合,相关政策会有更大力度的放开。



致力实现线上线下医疗共有业态

主持人:

互联网医疗在大健康方面有哪些拓展?贵公司在互联网医疗方面如何发展?


何明坤:

关于健康科普。现在中国有一个比较怪的现象,就是好多人一辈子大额用医保集中在人生最后一个月,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医保控费,提高医保使用效益?归根结底,通过科普宣传,让大家知道怎样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当市面上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自身免疫力,经历疫情,大家也会越来越重视个人身体健康。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大数据个人健康档案的沉淀、家庭医生式的服务、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蓬勃发展,个人用户对抵抗力、免疫力核心诉求的提升,互联网医疗将不断创新健康科普模式,从更广义的大健康出发谋求发展。


关于企业发展规划。新华制药计划构建一个以企业为核心枢纽的互联网医共体平台。通过工业企业、医疗机构、用户三方的有机融合,工业企业包括工业、商业、零售,医疗机构作为平台入驻方,最终到用户端,覆盖全产业链。大家在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用户、医疗机构把积累的经验反馈给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及时、精准地改进提升更好的产品服务,压缩中间环节成本,助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通过全程可追踪的技术支持,结合个人病例和健康状况,帮助用户足不出户匹配到最适合的医疗资源,提供一站式的医师药师服务。最终,互联网医疗应当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线上的核心是和用户之间的连接,包括对数据的把控;线下的优势是周围三公里药店的密集程度、一公里用户的贴身服务,结合起来是一个共有的业态,共同服务患者。




采访:尹   婷

编辑:王恺宏

声明:文章为上海交大健康长三角研究院“互联网医疗”系列专访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如需转载,敬请联系授权。

邮箱:cher0110@s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