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媒体声音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声音

声 音 | 张录法:聚焦长三角分级诊疗,建立长三角分级诊疗新秩序

2021-04-14


       病人不断向中心城市聚集,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在长三角区域内部,医疗资源分布存在着较大差异。从数量上看,江、浙、沪在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量、床位数以及人均卫生总费用方面相对比较均衡,但是安徽省和江、浙、沪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从质量上看,顶级医院基本集中在上海、杭州、南京等中心城市,这些城市也毫无疑问成为区域内群众就医的聚集地。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很多知名医院就诊人数中超过一半来自外地,而其中来自长三角区域内的人员又占了绝大多数。


       之前由于交通相对不便,群众收入的限制以及异地就医结算的烦琐,外来就医人员大多是刚需。但是,随着高铁、城际铁路迅速发展,群众的出行成本不断降低。与此同时,住院费用、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稳步推进,医保病人不必再因为担心不能报销而压抑就医需求。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很可能出现病人不断向中心城市、知名医院聚集,加剧看病难问题。另一方面,在医疗资源欠发达地区的一般医院更加留不住病人,会造成更大的资源闲置。这样的结果,与长三角一体化所追求的区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要素有序流动相矛盾。


       相对落后地区需尽快行动起来,提升医疗水平,但切不可盲目“拔高”


       要解决这样的困境,一种理论上可行的方法是尽快提升相对落后地区的医疗水平。笔者在上海周边地区调研时发现,很多地方政府都存在强烈的动力,也已经开展了多种行动。


       比如,把上海知名医院引入当地,在当地开设分院;通过工作站、工作室等把一个或者数个名医引入当地开展多点执业;或者通过科室共建等来提升某个专科的水平。其目标都是希望尽量把外部的优质医疗资源引入本地,同时希望能够把病人尽量留在当地。如果地方政府有清晰的定位,重点发展与当地相适应的医疗服务,这个做法值得肯定。但有一种令人担心的现象是,一些地方政府不切实际,盲目发展“高精尖”


       比如,投入巨资“挖”一个团队,短期内在当地打造某个专科或者专病“高地”,但在人口达不到一定数量的城市,由于病人数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这些“高地”往往需要人才梯队和多学科的相互支持,一旦这个团队离开之前的强大母体,可持续性也很难保证。


       明确城市定位,形成互补的医疗资源配置,才能引导患者在区域内有序流动


       另外一条可行的道路就是实行跨区域的分级诊疗。要实现分级诊疗,首先要做好目标定位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


       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国家赋予上海龙头地位,这不是一种特殊“待遇”,而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在卫生健康领域,龙头的内涵就是要做亚洲医学中心,甚至全球医学中心。其定位是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医学领域的竞争,同时作为国家医学中心,要带动长三角区域医疗水平的整体发展。


       长三角的其他中心城市,重点是做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及国家级医学中心建设,满足区域内疑难杂症患者的医疗需求。其他一般城市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好不少于一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高质量解决普通的住院需求以及一般性疑难杂症的诊治。当然,各个城市的相关医学医疗中心都要积极赋能当地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强基层的目标,实现城市内部的分级诊疗。


       有了这样的定位,龙头和龙身、龙尾之间,就形成了跨区域的互补关系,患者就可以进行有序流动:常见病、大部分疑难杂症等都可以留在基层、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极少数非常复杂的疑难重症患者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到国家医学中心进行诊治。其结果是中心城市不会再出现患者扎堆、虹吸基层等现象,患者的就医环境等也可以同步提升。同时,由于诊疗数量的减少,各级医学或医疗中心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精力耗费,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错级赋能。


       此外,当这种有序分工形成以后,同质竞争将大幅弱化,上级医学或医疗中心不再担心被下级“挖墙脚”,双赢甚至多赢的格局成为可能。其结果是:龙头水平不断提升,将带动整条龙的水平,同时龙身其他部分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龙头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区域内整个医疗体系就会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医疗体系的效率将更高,费用将更低,患者的获得感更强,医生的满足感更多,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作者简介:

       张录法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健康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


本文转载自《健康报》第115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