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任职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学术顾问;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创始人、院长高级顾问(原主持日常工作、现分管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国际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研究生培养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中外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主任;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清华大学高级医管证书班教授;
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校级机构)医疗管理评价研究所所长、教授。
▏▍社会兼职:
主要兼职
国内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改革与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执行力与继续教育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评审专家;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项目核心专家;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组成员;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客座高级资深研究员;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卫生政策与医务管理研究所学术所长、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浦东医院高级顾问;
解放军总医院(军医学院)等5所院校客座教授;
中国质量协会医疗健康分会会长;
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主席(创始人);
中国医院管理者职业化联盟执行主席;
中国国际医疗旅游联盟主席(创始人);
中国急诊质量控制联盟首席顾问;
中国县域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健康旅游保险创新联盟—国际健康旅游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
河北省人民政府健康医疗旅游顾问;
桂林市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总顾问;
莆田市人民政府健康产业发展顾问;
国内5家核心期刊编委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台湾医务管理学会荣誉顾问。
国际
中美健康峰会组织首席高级医院管理顾问;
国际医院品管圈联盟主席;
ISQua(国际医疗品质学会)全球百名专家库专家;
ISQua(国际医疗品质学会)全球医学院校医疗质量管理教材撰稿人之一、概论主讲人;
ISQua(国际医疗品质学会)国际医疗品质杂志(SCI)审稿人;
AQFDA(亚洲质量功能展开协会)副会长;
国际医院联盟成员等国内外学术职务共100席。
曾任学术兼职及主要行政职务: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行动计划高级顾问;
中美医院管理模式比较研究课题副首席专家;
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香港现代医院管理学会执行会长;
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万芳医院顾问;
台北医学大学继教扩展部顾问;
台湾医务管理学会顾问;
台湾私人医疗院所协会顾问;
台湾医事联盟顾问;
台湾敏盛医疗体系顾问;
台湾彰基医疗体系大陆事务执行长;
中国管理科学院健康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江苏省卫生厅卫生政策与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两届10年)及4个分会或专业委员会常委;
安徽省立儿童医院(省立医院二部)院长;
安徽省卫生厅“卫Ⅳ”项目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主任由副厅长兼任);
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海南省人民医院咨询委员、现代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
海南省医院协会会长;
海南省医疗机构评审及医疗质量监管中心主任;
海南省卫生厅卫生政策与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顾问、医药卫生研究中心学术主任、研究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筹建领导小组成员。
▏▍学习经历:
南京大学管理哲学在职研究生;
三度赴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研修医院管理;
英国威尔斯大学在MBA;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在职博士研修生;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修美国医院管理。
▏▍教学科研:
先后从事医院管理、教学、研究工作达40年,曾三次由卫生部派遣出国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共6年,其中4年在受援国中央教学医院(原英军驻中东地区三军总医院)及总统府特别医疗保健中心专家;
十年来曾赴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大学或医院考察、交流;
曾应邀至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新加坡、意大利(大使馆)、美国犹他大学等地区、国家作学术报告10余次;
先后在国内多所知名大学主讲“中外医院管理与评价模式比较”等课程;
在29个省(市、区)讲学800余场次,受众渝10万人次(其中TM(追踪方法学评价)、 RCA(根因分折)、QCC(品管圈培训近8万人次);
近三年,在近200家部,省属三级医院开展病人追踪评价、药物系统追踪评价近400次。
公开发表医院管理专业论文近100篇(其中台湾核心期刊发表2篇、SCI 2篇) [2] ;
主编医院评审专著4部、参编4部;
参加国务院,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解放军总后卫生部、解放军总医院、北京、江苏、山西、河南、河北、海南、安徽等省市、高等院校、国家级学协会的政策咨询、项目论证、标准制定、国家“十三五”医改规划研讨、编制工作等近百项次;
主持国家卫生计生委、地方省市、高等院校的科研课题共18项(其中在研课题6项:1、中国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模式研究。2、我国医院内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3、我国第三方医疗机构评价“1+3”模式研究。4、北大、清华合作“全球医院管理”中国区现状分析与干预研究。5、中国现代化医院评价体系构建研究。6、“键康合肥2025”规划编制研究。)
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1名、医管硕士研究生24名;
受命设计、创建了国内首家省级第三方医院评审与医疗质量监管机构;
发起成立了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并全面策划及主持召开了2013首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500人);2014第二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1000人);2015第三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2000人);2016年第四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3000人)。
▏▍创新成果:
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先后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实践:
中国医院管理学历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2010-2015年);
现代医院“3维”管理工具合成化应用理论与实务(2011年);
“围评价期”医院评价理论与应用(2009年);
第三方医院评价模式与实践(2008年);
县、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2000年);
中国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摡念与模式(1996-2015年);
县、乡卫生管理纵向合作(1990年);
省、县医院联合体(1982年)等管理、服务创新理念与方式。
▏▍获得荣誉:
鉴于刘庭芳教授对我国医管事业的极积贡献和较深厚学术造诣,获得的荣誉有:
2010年度荣获中国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五人入围);
同年被中国卫生杂志评选为2010年度“中国医改十大新闻人物”;
2011年以“围评价期”医院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课题荣获201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2011年获清华大学院级奖项共6项;
2012年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医管课程十周年教学贡献奖;
2012年以“追踪方法学在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荣获中国医院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2015年以“品管圈在我国医院适宜性应用研究”荣获中国医院科技创新二等奖;
2016年荣获第九届中国健康总评榜年度十大人物;
2016年11月被第十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评选为影响中国医院发展进程“十年十人”之一;
此前曾荣获部、省、市领导机关授予的荣誉共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