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母婴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12月2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母婴健康管理机构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项目启动仪式在沪举行。
本次启动会,旨在在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下共同探讨研制一套具备可行性、有效性、实用性且普适性的评价体系。让母婴行业实现安全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人性化发展。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二级巡视员、家庭儿童部部长顾秀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健康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录法,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处副处长程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规划处(政策研究室)副处长周文奇,上海市徐汇区商务委服务业科科长杨海晔,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副院长李晓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护理部主任、教授沈南平,徐汇消防支队消防专家、高级工程师周铨,健康报社首席编辑姜天一,原上海市社团局局长、宋庆龄基金会原秘书长贾勇,中科院苏州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周树民,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母婴产业分会执行会长吴涛,健康长三角研究院母婴健康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秦小文、母婴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宁及多家母婴行业代表参会。
张录法在致辞中指出,在深入贯彻“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少子化”趋势不断加深,随着新一代年轻父母的健康观念和育儿风格的显著变化,推动了中国母婴机构、产后康复等母婴健康机构的蓬勃发展,需要破解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难题,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推进对母婴管理的人才培训,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
徐宁对评估体系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当前母婴机构的定义、需求和挑战。当前,母婴机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缺乏明确的主管单位和强有力的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他表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可以从提高母婴机构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专业化发展、提高专业竞争力几个角度思考,希望通过评价体系带动整个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母婴行业安全性、专业性、规范化和标准化等问题纷纷献计献策。顾秀娟表示,良好的机构可以给予妇女儿童健康恢复过程,对促进生育和家庭友好氛围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可以从促进专业化发展、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几个方面思考。程铎对母婴机构的定位做了分享。母婴机构的服务内容里涉及产妇、婴儿、健康等概念,很容易和健康机构、医疗机构相混淆。母婴机构从业人员需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对行业发展和评价体系来说也是重要的内容。周文奇表示,通过技术型法规来规范行业,并通过社会监督和社会共治来发挥作用。李晓翠提出,母婴健康机构有些服务必须要专业,相关人员应经过专业医疗机构培训后才能上岗,同时一定要有专业技术托底。沈南平从护理专业角度出发,分享了对母婴机构的定位的思考,并鼓励从传统的母婴机构到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发展。周铨介绍了母婴机构的主要风险来源分为医疗和安全,母婴机构需要加强对消防安全方面的培训。杨海晔从评价体系角度,认为要从如何平衡内部管理标准和服务质量体系进行思考。母婴行业领域专家还分享了母婴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并围绕痛点难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母婴健康管理机构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项目启动会合影接下来课题组将进一步基于专家意见,基于社会学、管理学、专业康复学、心理学等跨领域和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尽快将该评价体系研制成功、并落地推广。该体系的建立,不仅是提高母婴行业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动母婴行业专业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迫切需求。体系的建立终将推动母婴健康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每个新生儿家庭带来幸福和欢乐,成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实施的有力抓手。
供图丨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 撰稿丨朱清亮 胡启元 编辑丨李成新 审核丨孙德胜 李力 罗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