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 态
动 态
当前位置:首页> 动 态

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路径

2023-02-10

编者按: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长期战略任务。为推进健康上海行动,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提升上海市民健康素养和城市软实力,上海市启动实施了健康上海行动专项项目(2022—2024年)。其中,老年友好社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示范点设计和建设是项目的重要环节。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系统性地研究并建构了老年友好型社区健康支持环境的理论框架,并在长宁区和崇明区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

本系列由《健康报》与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特别策划。


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 陈以文 吴晓莉

近年来,上海市在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同时,探索社区整合型健康支持环境在框架设计、环境营造及公共治理方面的新机制,旨在打造老年照护健康链,推进主动健康服务体系发展。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相关要求,为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和精神文化生活6方面需求,2021年3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老龄办印发《关于开展本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打造一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依托示范社区编织服务网

根据相关工作计划,到2035年,上海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将实现城乡全覆盖。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已经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72个,首批上海市老年友好型社区也已经启动并创建成功。

在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过程中,上海市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截至2021年底,全市建成206家以短期住养照料为主的长者照护之家,可以为社区内因术后康复、家属外出等原因需短期托养的老年人提供3~6个月的“喘息式服务”。对于白天家中无人照料的老年人,上海市共建成831家社区日间服务中心,提供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服务。此外,全市还建成1433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每天可面向老年人提供30万人次的送餐服务。

在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过程中,上海市不仅注重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公共服务,也十分注重社区生活环境的营造。近年来,上海市各个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推动社区适老化改造,改进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水平,提升社区建设效率,提高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在社区治理中,各社区倡导自治家园建设,提倡绿色、宜老、适老和创新的生活理念,编织出一张重点关注老年人群等弱势群体需求的民生保障服务网络。

建设整合型健康支持环境

良好的社区健康支持环境需要合理营造并科学治理。作为健康上海行动专项项目(2022—2024年)之一,由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等相关机构,在上海老年友好型社区的示范创建和推进平台基础上,以示范创建工作目标所确定的老年人社区生活相关的6方面需求为前提,着重针对老年人健康的新需求,基于产、学、研阶段性成果,适时开展试点,实现优势互补,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健康新模式,为破解当前碎片化、非体系化的社区健康支持环境建设寻求整合的突破口与路径。

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整合型健康支持环境,有利于提升老年健康服务的连续性、灵活性和便捷性,同时,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满足老年人全面性、持续化和个性化的社区居家养老需求。

上海市在老年友好型社区整合型健康支持环境的营造和治理机制的探索实践中,还解决了供需双方信息交流不通畅等问题,促进了社区健康养老服务的供需匹配,弥补了传统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多元的服务供给主体无法有效融合的缺陷,促成整体型健康支持环境和合作网络的构建,促进了碎片化的健康养老服务资源在社区层面的整合与协调,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2023年02月08日)

《健康报》(2023年01月30日第5版)


图文丨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课题组

撰稿丨陈以文 吴晓莉

编辑丨朱清亮 胡启元 李成新

审核丨张录法